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男神,孔子!

(2018-06-06 17:38:03)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大意】

孔子的学生评论孔子,说老师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云说】

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温而厉,即在传授,沟通上态度都以温和为贵,这样可以让你身边的人,无论是工作关系还是生活关系上,都能够如沐春风,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和指导。那对于“厉”,便还是要严格要求,否则容易投机取巧,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会打折扣。正如,在工作上,作为主管在态度上不能强硬,让下属感到不适,乐于对他们的工作给与支持和指导。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而不加以管理或者管教,或者监控。

威而不猛,“威”是由庄重所透显的威仪,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这个威是沉稳内敛,而不是不苟言笑。举手投足合乎礼的要求,使人望而生敬畏之心。行动如此,说话亦然;所下的判断,凛凛然有正气。

威,也是权威。这个权威就是人们对你的尊重,即你所言、所行合乎情理,让人心生敬畏之意,但不可因你是权威而咄咄逼人,蔑视他人,以一种谦和的心态处事,别人才愿意与你交流和沟通。

至于“恭而安”,“恭”是客气、谨慎、矜持的意思。如果一心求恭,可能显得退缩、懦弱、迁就。修养固然必须顾虑人我关系的和谐,因此谦退、恭敬是应该的,但是一味如此,也可能丧失自己的原则,内心缺乏定见,无法自得其乐。孔子的“安”来自不假外求的精神与超越俗世评价的智慧。

孔子的学生评论孔子,说老师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您不觉得这是君子标准吗?您不觉得这是修养、教养的标准吗?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