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有
——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有感
近来在家有些心烦气躁就开始看一些经书,现在再看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看时有些感触想要发泄出来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篇经文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修行,即一切的万物都是由心而生,心中有就有,心中无就无。本来世界上的一切就是无的,所有的万事万物的只是一些名词而已,名字叫什么就是什么,其实质也是无的。修佛到成佛,关键就是把有化为无,无色香味触,无眼耳口鼻等,直到最后无念想、无意识。
刚开始看的时候只是在一味的去了解它的含义,没有从内心深处去融合,所以感觉诸佛诸菩萨是那么的伟大,哪怕天下人都负了他,他还是努力的传授佛法是他们迷途知返。但当心开始体会,并慢慢融合它的时候,才发现这并不是伟大,只是一种释怀。
其实世界上有万事万物,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一个人更是世界上微不足道的冰山一角,所以当你在人际关系上有不快的时候根本不用太耿耿于怀,坦然自然的面对这一切,或许会有另一片广阔的天空等待着你。我在这方面就有很深的感触。很久以前我一直因为母亲的关系放不下和爷爷、奶奶的许多恩怨,所以面对他们是一直都很尴尬不知如何对待,最近奶奶与母亲的关系就更加恶化,弄得我母亲的名誉一败涂地。这些事情让我对他们的仇恨进一步加深,甚至想用网络者以高科技事业来报复他们。
可最近看了佛经之后心境就变了,对他们的仇恨也渐渐变得少了,觉得世界那么大人是那么的渺小,更何况人生还是很短暂的。而且人在做,天在看,就算我对他们不采取任何的行动,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会有天来收拾他们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对他们不做任何的反抗就是最好的反抗,以德报怨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现在面对任何的事情我都能从容面对,不再那么的形式化,心情也不像以前那样会大起大落。懂得修行的真谛是修心不修行。也明白了人之所以来到世上就是为了要做真人,否则就枉为人。
关于有与无的关系也更加清晰了,有和无本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有既是无而无也就是无。当你拥有一件东西是必然也会失去些什么,有和无是相辅相成的,就像祸与福的关系,“福兮祸所附,祸兮福所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