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越大,机会越大
(2012-12-27 13:16:55)
标签:
股市投资银行股股票 |
分类: 投资策略 |
当前市场上对于这轮银行股的暴涨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没理清投资逻辑。有的说炒银行股是为了躲避非流通股套现,毕竟银行股市值达40%。还有讲银行股中的国家股、法人股是最不会逃跑套现的。国家及各省、市都要控股权,加之垄断经营,业绩又好,这就成了QFII与国内机构前一段时间首选的板块,成为一块“红色根据地”。 但银行股市值达股市总市值的40%左右,7-8万亿;板块太沉重了,能如香港那么高吗?银行股上万亿市值,炒得动吗?过去银行股被炒过多次,都失败了。这次就算炒上去,就不下来?大家都是牛市里炒一把,过了年,发新股了,就要逃跑的。以后涨30%-40%了,谁来接盘?如果掉下来,不是换一批人套了吗?能长久和香港一样高吗?如那样高,需要吸纳几万亿元啊!银行股2013年还会持续业绩好吗?
看多的人极其乐观,这次全进了银行股,认为QFII大量进了银行股,它们的价格比香港和海外的都低。银行股业绩好,市盈率竟只有4~5倍,即使涨了20%,也仅为5~5.8倍,仍很便宜。他算过,如果银行股与香港的同类股价拉平,市场将涨到3000点左右。 看多的市场著名人士非常看好银行股,认为可涨一倍以上,这是最乐观的。 其次,对于农村城镇化,他们也寄予厚望,认为与2008年的4万亿投资一样,起码可以带动钢铁、水泥、建筑、机械等一大批企业,起到房地产业兴旺时同样的作用。最后,经济真的似见底复苏了。最近去各地调研情况反馈,一二线城市税收情况总体挺好,尽管房地产业的情况不好。武汉同时有6000个工地、项目在动工、兴建,经济也很旺。起码,很多地方有亮点。此外,来自房地产市场的消息,面临着年末岁尾资金很紧的时刻,房地产商,特别是万科、中海、保利等大的房地产公司竟在大片拿地,“地王”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房价也止跌回升了,成交量显著上升,开发商们对2013年信心满满。总之,看多的高手们认为这波牛市是有经济基础的。为什么美、欧、日的经济也不好,股市却可以直逼历史高点。
看空的依然忧心忡忡 但是看空的股市高手,依然非常担心,普遍认为: 牛市第一次出现在“全流通”的大环境中,这在中国23多年来是第一次。 过去的牛市,无论是从1992年底到1993年初的392点到1500点;还是1994年7月的325点到1050点;还是1999年的“5.19”行情,从1050点到2200点;还是2005年的998点到2007年10月的6145点;都发生在中国股权分置的时代,流通股仅占33%,非流通股占66%。特别是2005年7月开始向6000点冲击的大牛市,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开始从1:8.28升值,外资大量涌入,每年达4000亿美元,外汇占款很多。同时,股权分置改革早期又使在市场的股民得到“10:3”的对价好处。而在之后约2-3年的时间里,只有“个人股”可流通,国家股、法人股减持很少,甚至没有。这就给多方部队一个极好的炒作时间;再加上当时实体经济非常好,可谓是最旺盛的时期,超速增长。房地产市场价格也适当,正在上涨,房市处于大发展之中。一轮大牛市就蓬勃而出了。现在则不同,股市几乎全流通了,市值也空前之大。(18-20万亿)。即使仍有20%的未流通股,但也可以以每年9.99%的速度出来流通、套现。 此外,新的非流通股(如2009年10月30日起的28家及后来创业板上的几百家),每天都有大量的套现盘。他算过,如果银行股与香港的同类股价拉平,市场将涨到2700-28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