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晓洁:长期持有在A股行不通?

(2011-02-27 11:06:38)
标签:

价值投资

长期投资

股票投资

高考状元

投资精英

杂谈

股票

分类: 投资策略

  2011年02月26日 02:15  第一财经日报 

    曾晓洁

  ● 所管产品:乐晟精选基金

  ● 投资业绩:2009年~2010年收益率151.63%

  曾有人说过白发数量与投资能力总是成正比的,但这句话并不总成立。

  若论从事私募行业的资历,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晓洁做私募的时间并不长,他2008年才投身到私募界。

  尽管如此,其取得的业绩相当突出。2008年当年就取得了正收益,2009年净值翻倍。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统计显示,乐晟精选基金2009~2010年收益率为151.63%,在本报筛选出的绝对收益50人中排名第四。

  2008年白手起家

  曾晓洁曾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他还曾在中国人寿工作四年,主管人寿资产第三方委托资金的股票投资业务,以及十几家企业年金的股票投资,这为他积累了不错的投资经验。

  曾晓洁在2008年初出来创业,可谓完全是白手起家。当年恰逢金融危机,市场形势不好。但在他的掌舵之下,他的产品当年年底实现了2.2%的正收益,成为当年仅有的六只取得正收益的产品之一。

  2009年,该产品更是取得了135.2%的绝对收益。2010年,曾晓洁先后发行了8只产品,总体资产管理规模由一年多前的1亿元增长到了12亿元。

  在曾晓洁看来,与规模相比,投资收益更看重稳健,尽量减少波动性,保持一个30~40度的上升曲线即可。

  不认同长期持有

  众所周知的是,包括巴菲特等在内的不少投资大师有“长期投资”的习惯,但是曾晓洁表示并不认同长期持有的观点。

  他认为,A股市场60%的市值都是传统的周期性行业,这样的市场结构使市场波动性很大。而从股票本身来说,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有其自身成长规律,比如贵州茅台,现在已是一个很成熟的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可能就不如一些新兴公司大。因此,长期持有在A股行不通。

  在选个股方面,他采取比较集中的策略,不做过多配置,但一旦出现净值下跌风险,便立刻止损。他表示,一般整体净值跌5%的时候,就会有比较大的减仓。假设当时的仓位是50%,出现上述情况时,就会减仓到25%左右。也因为如此,在某些时候他们的换手率较高。

  至于选股偏好上,曾晓洁表示对于大盘股或者是小盘股并没有特别青睐。他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成长性,另一方面就是要看估值是否合理,如果一家年均增长30%的公司,20~30倍市盈率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已经高得离谱了那显然也不值得买入了。

  投资人总是很向往找到“黑马”公司。曾晓洁认为这很难选,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等等。假设一种盈利模式之下市场觉得30倍市盈率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觉得它持续时间更长,成长性可能更好,那就可能给公司40倍的市盈率。

  核电和电动车才是有前途的新能源

  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新能源板块是股市中难以避开的一个板块。

  曾晓洁表示,在新能源板块中,真正有前途的是核电和电动汽车。而无论是风能还是太阳能,毕竟发展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之所以被称为新能源是因为跟传统的水电、火电相比比较新而且清洁。他认为核电是新能源板块中比较确定的发展方向,技术上也没问题。

  至于电动汽车,他认为现在的电动汽车很可能就像10年前的互联网一样,当时没人知道哪家企业会胜出。他担心这一领域仍然会存在技术上的问题,因此很难去判断哪家企业会有技术上的突破。

--------------------------------------------------------------------------------------------------

有些“跳蚤”就是不知自己能够跳多高,跳多久

在股票市场才“混”了这几年连个完整经济周期都没经历完,

就出来品头论足,巴菲特和芒格的东西是几十年的精华,

当资本市场的状元不是偶然,比起那些高考状元的死板来,不知道强几十倍,

中国高分低能的“低悟性”没有资格评论资本市场的“大家”。

长期投资和持股考验的是自身的功底、方法、哲学和人性,

不懂投资就不要公开发表评论,让人笑话,赚好自己的小钱就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