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徐看美国美国大选直击杂谈 |
分类: #华商报记者亲历美国大选#,# |
-
2012年11月06日02:43
安保人员在附近制高点上严密监视
|
克林顿为奥巴马助选拉票
本组图片由本报特派美国记者 徐娟 摄
|
扫描二维码“美国大选—奥巴马演讲现场” 视频记者 王一超
|
美国大选进入最后48小时,两党候选人都使出浑身解数上演最后一搏。美国时间4日,现总统、民主党的奥巴马甚至一日飞赴新罕布什尔、佛罗里达州、俄亥俄州以及科罗拉多等摇摆州出席拉票活动。而奥巴马的竞争对手、共和党的罗姆尼也于同一天上午在另一个关键州、艾奥瓦州首府得梅因举行拉票活动,抢夺关键票仓。4日上午,本报记者受邀出席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州首府康科德市的拉票战,目睹候选人的终极对决。
>>8点45分
1万4千人参加 有人6点就出门
美国时间3日晚间记者接到通知,称将出席次日10点半奥巴马在康科德的拉票集会。但由于安保等原因需要提早出发进入现场。次日早7点,记者一行从曼彻斯特出发,驱车1小时赶到康科德。尽管才上午8点,市政厅广场由数百人排起的长队已将广场占满。选民们佩戴有奥巴马头像或名称的帽子、徽章排起长龙进入会场。广场警卫较平时明显增多,安检的警察都荷枪实弹。经过警犬、电子扫描仪等详尽的检查后,记者于8点45分进入会场。
在议会大厦前的临时会场内聚集超过1万4千人,记者采访中得知有奥巴马的支持者甚至6点就出门开车一个多小时赶到现场,在寒风中等候4小时。也有市民带着小孩和标语早早进场。等候的人群中有亚裔也有非洲裔,但绝大部分为当地白人居民。56岁的女教师马西称,愿意前往参加这一活动的民众只需在网上报名,或到指定地点领票即可参加。除在现场进行安检外,到场者只需出示网上报名确认信或出席票,而无需任何身份证明。由于当天天气寒冷,有的市民还裹着毛毯。等候阶段,有挺奥巴马的学生合唱团还上台演唱了以“改变”为主题的歌曲。
>>10点
克林顿拉票:一定来啊!
10点,一头银发的前总统克林顿迎着寒风上台为奥巴马助选,连日的演讲使他声音嘶哑,“我把嗓子献出来为我的总统服务。”他称罗姆尼的削减预算政策等于将奥巴马4年的努力前功尽弃,演讲中不忘发挥他的克氏幽默,顺便表扬一下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其妻希拉里。在30分钟的讲话中,克林顿还用找对象的例子和选民套近乎,“总统选举不是一个男人考虑找一个什么样女人那么简单的事,而是看他想提供什么样的生活给这个女人。”为了给奥巴马的经济政策辩护,克林顿还指责立场多变的罗姆尼为“太阳马戏团的首席曲解大师”。他还提醒选民一定记得去投票给奥巴马,“真的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好了,相信我。未来就在11月6日你的手中,可能会排队,可能会很冷,但你们记得一定来啊。”受克林顿感染,选民齐声大喊“再干四年”、“兴奋起来,准备出发”等口号。
>>10点45分
奥巴马白发又多了
10点45分,穿深色夹克衫的奥巴马在选民的欢呼声中上台,他与克林顿热烈相拥后发表讲话。可以看到他的白头发明显增多。奥巴马上台后人群中和周围的建筑顶部的安保人员立马高度戒备。楼顶的特工举起望远镜观察着周围的动向。奥巴马再次以改变为题,鼓励选民再给他4年,与美国共渡难关。“在美国的任何地方,还有一个小孩在贫困中煎熬,缺乏获得成功的机遇,我们的奋斗就必须坚持下去。”他抨击罗姆尼的政策是挤压中产阶级的利益,“罗姆尼所兜售的改变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改变。给美国最富裕阶层再减税5万亿美元,拒绝在选举前描述其政策的细节,显然也不是所谓的改变。”半小时的演讲后,奥巴马走下讲台,与选民握手拥抱,驱车赶往下一个拉票点。
本报特派美国记者徐娟康科德报道来源华商报)
后一篇: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