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2015-05-31 06:44:38)
标签:
则非评论财经 |
知行合一
时下最时髦的莫过于创业,创业的人往往会去看很多成功学的书,有很多成功学的书,或许有参考意义,但其实是误人子弟的。因为其不是真理,1+1=2是真理,但看一本类似《李嘉诚是如何成功》的书,你照着所谓李嘉诚成功的若干条去做,很大程度上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所以,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然后知行合一。只有知行合一了,才具备成功的基础。佛经所言:“凡所有像,皆是虚妄”,即是这个道理,只了解表象不通晓背后的道、理,不过是虚妄而已。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如果比周边的人更努力一些,一天工作12个小时,那成为专家只需要二年半。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水滴石穿,是最大的成功学。
《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一个人必须先研究万事万物,找到其中的原理,有了洞察力之后会逐步建立起理想的信念,即所谓诚意正心,心意的坚定在于对事物的通透了解,有了通透的了解,才会在遇到暂时的困难时不动摇,而坚定的理想之下,才有可能进一步修炼身心,让自己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平见到不少空喊口号的事,空喊是没有意义的,对某事坚定的信念源于对某事通透的了解。
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可开始创业,期初可齐家,家这个层面,在于齐,齐是有序状态。家,可以理解为职业经理人的状态(古时的家,是士大夫的领地,士大夫某种程度来说既是职业经理人);再往高一层级,大一个舞台,是治国,治国相当于自己当小老板(古时,国,是诸侯的领地,诸侯是小老板),在这一层面,需要治理,治理,除了管理有序之外,还有设目标做规划有步骤实施扩张的意味,做老板做公司,谋求一个发展壮大。再上一个台阶,坐拥天下,坐拥天下,不是齐,不是治,是“平”,平衡,拥有所有的资源,需要的是合理的资源配置,平衡是关键。
创业,即是从对微观世界的了解,认知,设立目标,不断修炼,逐步到宏观世界的实践、开创、控制。创业的关键不是创新,而是谋篇布局,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等一系列的过程。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然后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