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看明天——以数字定量思路探讨杭州楼市走势

标签:
则非评论房地产房产 |
从历史看明天
以数字定量思路探讨杭州楼市走势
《房产天下》的编辑同志嘱咐我,希望能谈一些关于楼市未来走势的看法。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不是政府官员,政策走向并不比大家提早知道;我也不是项目开发老总,楼盘的底子并非一清二楚。作为一名普通的从业人员,我仅仅留心记录了杭州楼市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6年多的月成交记录。市场的走势,基于每一个参与者的决策,而每一个参与者的决策基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今天就让我们做一番粗浅的探讨,看看是否能从杭州楼市6年的量价曲线中找出一些线索来推测明天的端倪。
我们将楼市每月的成交量、每月的供应量、每月的均价连成曲线,大致可以得到一张楼市的基本走势图(见图1)。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理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波浪理论、斐波那契额数列等基础的技术分析理论,在此不作展开)我们对杭州楼市做粗浅的时间、空间定量分析。
探讨一:杭州楼市的时间与空间定量粗探
其一,楼市有自己的时间定量:从有记录的2006年7月至2012年8月,杭州楼市大致有2波上升2波下降:
第一波:自2006年8月的低点(当月均价7667元/平米)到2008年9月的高点(当月均价18481元/平米),期间经历了25个月;其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楼市出现下跌,至2009年3月跌至阶段低点(当月均价11231元/平米)。这一轮的起飞到着陆,大致是25个月的上升与6个月左右的下降,一个周期大致是30个月。
第二波:从2009年3月楼市又遇大牛市,一直上涨到2011年4月(当月均价26881元/平米),其后由于宏观政策发力,进入下降通道,至2012年5月到最低点(当月均价15048)。
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波的上涨阶段是从06年8月到08年9月刚好是25个月,而第二波的上涨阶段从09年3月到11年4月,同样是25个月!再看下降,第一波的下降阶段从08年的9月到09年的3月,用了6个月,而第二波的下降从11年4月到12年5月,用了13个月,看似两次下降用时差距很大,但我们看图,从11年4月至11年10月共6个月间的降幅是非常大的,几乎占整个下降幅度的90%左右,其后7个月的降幅是窄幅震荡。从上升、下降的时间,杭州楼市呈现非常一致的对称性与周期性,一个完整的起降,大致经历2年左右的上升及半年左右的下降,呈现2年半左右的周期变动。
这是巧合还是规律?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我们分析楼市最主要的两方参与者,开发商与购房者。一个普通项目,其主力开发周期一般是2年半左右,所以作为开发商,大致每过2年半左右就需要急迫的考虑拿新地新开发等可持续性问题;而作为杭州这样城市的主流阶层家庭,每过2年半左右又可以积攒起一定的积蓄,又会比较迫切的关注楼市、股市等投资市场。当无数参与者的财务、心理等变化在2年半左右有周期性的轮回,那么整个楼市必然也会表现出某种周期性的变化。所以,个人以为杭州楼市呈现的时间数字特性背后有其一定的内在合理性。
其二,楼市有自己的空间定量:我们取06年8月最低点8477,取08年9月最高点18481,取09年低点11231,通过这三个点,用等比数列来测算下一个高点值是27071,而实际上楼市在11年4月的月最高点均价记录是26881,两者仅相差190点,相差仅0.7%。以同样的等比数列来求导自11年4月26881点以后的低点,数字求导结果是16335,楼市实际最低点是12年5月的15048,相差也仅8.5%,而且我们应该看到楼市跌入1.6万元之后已是底部区间,窄幅震荡,并没有进一步深跌。所以说,从等比数列推导高低点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误差率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探讨二:是政策左右市场,还是政策呼应市场?
毫无疑问,楼市受政策的影响很大。我们来看对楼市影响最大的限购令,国务院于10年9月底下达“新五条”要求高房价地区采取限购,杭州版限购令是2011年3月实施的,而杭州房价自10年9月至11年4月均价依旧处于上升阶段,市场的反应并未与政策完全同步,市场有市场的时间节奏。此外,一系列宏观政策比如说05年的国八条,以及70/90政策等等,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但也同样,市场对政策均有滞后及不同步的表现。
所以,我们怎么看待政策呢?我个人人为“政策是对市场的呼应”,不应当把政策视为对市场的绝对控制。因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也是市场的参与者,政府也受到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置身事外。
目前,盛传房产税即将扩大试点。大家可能会非常关注房产税的实质内容是什么,但最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房产税的动机是什么。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很大曾度上房产税是取代限购的一种长期制度建设,这样的出发点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稳定,是良性的,不必太过担心。
探讨三:历史走势说明怎样的未来趋势
我们再回到纯数字层面,对于杭州楼市的未来趋势,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楼市下方的支撑很强。在07年4月至10月、09年3月至12月这两段时间里,成交量非常大。这意味着许多人在这里购置了物业,他们的购置成本大家可以通过图示清楚的看出来。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房产不像证券那样会发生大量的割肉清仓行为,为此,在这两个成交密集区就形成了很强大的阻力,阻止房价进一步下跌。
其二,楼市依旧处于上升通道中,如果我们将6年楼市价格曲线的各阶段高点及各阶段低点连成线,可得清晰的楼市趋势,目前虽然处于低位,但楼市的长期趋势并没有突破,楼市依然处于上升通道中。
其三,这一轮的反弹量能明显较前两次不足。12年3月以来的楼市反弹,其成交量较07年、09年相应阶段有明显的不足,量能的不足预示着楼市很大可能不是“V”型反转,而会走较为复杂的“W”型底,在底部区域会有一个较长的震荡过程。
http://s14/mw690/5d2f9435ncde407fda39d&690
此文载于2012年10月刊《房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