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近期土地拍卖的一些感想

(2009-09-08 18:58:28)
标签:

房产

    目前的土地拍卖,你说要从周边平均房价、城市的地段价值升值潜力等等因素来进行正向推导的话,个人觉得并不能很好的解释目前的地价一路飙升的现状。唯一的解释就是“存在一定的泡沫”。但是从各级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或策略来说,目前的高地价存在一定合理的原生机制。

    目前的开发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最高等级的是央企及其相关子公司,他们最先受到“积极财政”的利好,有了大量的资金富余,投资其他行业风险高,只能去做高资产,导致主动高价拿地,而拿地之后,资产又可以升值,又继续支持融资能力的扩大,形成了一道完整的资产运作链条。这是高价拿地的第一波和第一集团军。

    那么第二集团军是大鳄型房企,这些企业未必有央企的融资优势(当然只是相对来说),但是他们在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土地升值对他们在售将售楼盘的利好较大,他们自然会在土地市场做一些布局。因为目前拍卖的地,距开工销售有段时间差,一年半到二年的时间,这段时间足够这些大企业利用拍地产生的效应让手中的存货顺利高价出清,然后再积聚力量处理目前拿到的高价地项目。早先,在南方的房地产界,流行一种营销技巧叫“一二手联动”,一手开发商联合二手中介,推高项目周边二手价格来促进一手房的销售,那么现在土地市场有没有“房地联动”呢?

    第三集团军是本地的活跃型房产公司,未必规模很大,但大部分是有相关融资渠道或在这一波牛市中收入颇丰的,当然他们处于第三层级,主动或被动的推高或接受了高地价,可以说是前两类企业的缩小板或局部版本。有无奈的苦水也有获利的地方。

    作为购房者来说,如果现在入市绝大多数人只能做第四层级了,未必是明智的选择。市场还是在于空间、时间两大因素,现在空间到了高位,作为普通人还是建议在时间上等待吧,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