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 载] 对杨静荣鉴定瓷器的方法深表质疑

(2012-07-18 14:29:16)
标签:

瓷器鉴定

各说各话

分类: 11.转载

按: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买了假货的新闻,震动了考古界、收藏界。据称要退货给丁仰振,我与淮北博物馆王红五、魏世森及丁仰振都是老朋友,知道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请五位专家鉴定及收购的内情。五位专家鉴定说对,杨静荣鉴定说伪,说明什么?专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怀心思。心思不同,结论不同。鉴定值得质疑

 

原作者:瓷之雅

 

对杨静荣鉴定瓷器的方法深表质疑

2011820日,CCTV新闻频道报道了杨静荣先生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唐代长沙窑壶鉴定为赝品的新闻,因该壶在入馆之初已有多位专家把关鉴定,这不仅引起了事件的轰动,同时也证明国内瓷器鉴定界的专家,对同一件藏品的鉴定结论往往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这一现象透露出有的专家称职、有的专家不称职,根据笔者与杨静荣先生接触的一次鉴定活动来看,对他的鉴定方法深表质疑。

20095月份之前,曾收到同一内容的多条帖子,原文如下:北京炎黄古玩收购凭借自身优势,联合常年在各大拍卖公司竞拍的大买家及海内外众多大收藏家,投巨资9.8亿元人民币,用来收购民间珍品,组建世界华人收藏博物馆。本馆于2016年向世人展示。收购项目:瓷器、金铜佛像、玉器、珠宝翡翠、青铜器、各类杂项、古代书画等到代真(珍)品。欢迎海内外藏家把您欲转让的藏品照片和联系方式发到公司邮箱,合格后现金收购。网址:www.yhshougou.com bjyhsg@126.com 电话:010-65588692 QQ:1142602400”。其后,便顺出差之便,带了4件藏品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十里堡甲3号城市广场A座都会国际12C

接待我的工作人员,劝我把4件藏品全部鉴定一下,每件收取500鉴定费。因看到他即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一个白领高层,却与南方普通生意人的身份无别,加之收钱越多越好的语言暗示,便引起了我的警觉。因看到屋内的杨静荣先生正在给四五个人鉴定瓷器,心想,即然来了,见一下杨老师也好,便提出鉴定一件藏品的要求,工作人员虽然脸上不悦,但还是给开了鉴定收据单(见图片1)。

在等待过程中,百分之百的藏品都被鉴定为赝品。杨大师看到一件清仿汝窑盘时,不能准确判定年代,叫藏者最好去做一下热释光;看到一件宋钧窑盆时,对其真假不评论,而是讲起了一段很长的故事:大意是“建国后,只有北京一位藏者的三件钧窑是真的,原为自清宫旧藏,文革期间曾被查收,文革结束藏品返还,其后,一件藏品在香港被拍卖,文物部门知道消息后,将剩下的另两件藏品收回归国有了。”顾名思义,建国之后,国内博物馆和知名拍卖行,所收藏的或拍卖的钧窑均是赝品了。鉴定瓷器的整个过程,杨大师对藏品的细部特征根本不去看,也不注重,对多数藏品也不上手。

因相关课题的需要,近二十年来本人在深入民间寻找部分遗址过程中,曾数百次实地查看了部分出土瓷的准确地点,慢慢发现不同坑口环境与瓷器胎釉之间的某些变化规律,同时,结合长期洗刷瓷器的经历,渐悟出了对部分出土(含窖藏)瓷的鉴识方法和巧门我要鉴定的是一件西晋越窑鸽钮褐彩青瓷盖罐,高11cm罐经14.5cm,器身有许多破碎的气泡,孔眼破碎处或呈不规则形的收口状、或直口状、或侈口状,孔眼处的周边釉面亦有许多柳絮状的细小开片纹;罐上的褐彩呈色深浅过渡自然,放大镜下褐彩斑的某些部位皱皮呈现明显;釉面中的土沁自然,有深浅过渡色,土沁重的地方渗透到胎骨;以上的细部特征,已经说明这件鸽钮盖罐是一件无疑的真品。其尺寸、器型与故宫的西晋鸽钮盖罐差不许多(见图片2)。

我将西晋鸽钮盖罐摆到办公桌上,杨没上手,看了一看说:“假的。”我问:“假在哪里?”杨曰:“器形太大。”

此时已看出北京炎黄古玩收购应该是杨与他人合伙开的一家骗子公司“收鉴定费是真,收购藏品是假心想,出几道瓷器鉴定方面的问题,看他如何做答吧?

我说:“杨老师您好:您是国内瓷器鉴定界最知名的大家,有两个问题不知是否可以请教一下?”

杨笑着回答说:“你说吧!”

我的第一问题是:“部分瓷器的胎骨为什么会出现局部或整体泛红现象(见图片3,它是在什么的环境下产生的?”

杨听后,停顿片刻,反问我:“你说呢?”

第一问题杨没有回答,只有把他踢回来的球接住,作以准确的答复,才能发出第二个球。我便把高古瓷的吸水性与坑口环境的变化规律,造成胎骨泛红成因的条件作了详细的回答。

我回答完后,立即提出第二问题:“部分瓷器釉面里的土沁,是怎样形成的,它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形成的?”

沉黙了一下,杨便将瓷器怎样做胎、转盘拉坯成形等工艺讲了一通,绕了一大圈,最后谈到:“瓷器釉面里的土沁是釉里参上泥烧出来的”。

我听后猛一惊,反问到:“釉里参上泥烧出来的是什么样子,您做过实验吗?”此时杨的脸色开始难看了,反驳说:“你钻牛尖儿。”我说:“我钻的牛尖儿还很多,一些细节问题不搞清楚,一定会出现对一些藏品误判的情况。”

因此时已近中午,还有多位藏者在场,杨不再正面回答我的追问,红着脸说:“到点了、到点了、下班了”,便背上他的公文包直接走出了鉴定现场。

近二三十年来,是我国地下物出土的辉煌时期,一些没有一线考古阅历的瓷器鉴定家,看不懂坑口好、品相好的部分出土瓷亦有人在;目前热释光检测,因收集数据不全面,有时也会出现测试不准的情况;因此,可以说中国的瓷器鉴定,目前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上。古代的瓷器有实用器和随葬器之分,只看实用功能、不考虑随葬文化的因素及其它多处不可仿制的细部特征,就对一件藏品做出是赝品的鉴定,无疑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真品瓷器上的某些细部特征,需要数百或上千年的时间才能氧化而成,赝品是仿不出这些细部特征的。通过以上本人与杨先生接触的过程,本人不仅对他的人品表示疑问,而且也认为他是一个不称职的、不负责认的专家。

相信有许多藏友,都上过北京炎黄古玩收购的当,盼望见到这篇拙文的朋友能引以为戒吧!

 http://s1/middle/4e702564hab54136ff570&690

                                    图片1北京炎黄古玩收购开据的收款发票局部。

 http://s9/middle/4e702564hab541847e9a8&690

                                        图片2故宫的西晋鸽钮盖罐。


http://s13/middle/4e702564hab541d456b8c&690

                                        图片3:瓷器胎骨局部泛红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