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安徽泾县桃花潭美景随拍 |
分类: 国内风光 |
踏歌岸阁是桃花潭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是翟村后人为纪念李白、汪伦两人的深情厚谊,在汪伦当年送别李白的东园古渡之处建造的一座二层楼阁。阁因李白《赠汪伦》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之句而得名。
踏歌岸阁的位置正好选择在“出阁上船过渡,入阁即进老街”直、进出南阳古镇都十分方便的位置。阁为二层砖木结构的小楼。底层中间为走道,向东通向翟村老街,向西跨过一座半园的门洞,经石阶直达桃花潭岸边。楼下向潭的立面特意做成实墙,仅开一上部上部半圆下部平直的门洞,使路人的视线正对桃花潭。阁楼向潭一面设有窗台栏杆,可供游人凭栏眺望桃花潭风光。临街一面立着一块木雕屏风,上刻《踏歌送行图》,生动再现了当年汪伦送李白的的情景。
此阁始建于明朝嘉庆年间,清朝乾隆十三年时重建,民国初复修。初建时,由明代书法家翟荣为其题名“踏歌岸阁“,后毁。现在临潭一面的楼檐下方悬挂的“踏歌古岸 ”门匾,是1983年重修时,由安徽省原政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所书。1986年7月,踏歌岸阁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泾县志里《桃花潭记》称“层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洁,烟波无际”。峭岩上古藤缀拂,烟雾缭绕,朝阳夕晕,山光水色,尤显旖旎。驾一叶扁舟泛游其上,一篙新绿,微波涟漪,足见“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
桃花潭水光潋艳,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春季绿韬如毡,桃花似火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中,犹如蓬莱仙境,又疑武陵人家。桃花潭四周点缀着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千年的垒玉墩,深藏奥妙的书板石、李白醉卧的彩虹岗、踏歌声声的古岸阁、青砖黑瓦的古民居......桃潭烟波使人陶醉,桃林春色让您留恋,移步皆成景、四时景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