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西亚现代建筑的奇特之美
到西班牙的第二站是巴伦西亚(也称瓦伦西亚)。巴伦西亚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位于地中海之滨的图里亚河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地中海明珠”的美称,也是西班牙东部工业城市和重要港口,巴伦西亚省首府,历史上曾作为地中海帝国财政首都而极度辉煌。
巴伦西亚有老城区和新城区之分。老城区满目皆是始建于700年前的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的古老建筑,这和任何一个欧洲城市的古老建筑没有两样。新奇的是巴伦西亚的新城区,它的现代建筑有着匪夷所思,令人叫绝的奇特之美。
那天,我们在巴伦西亚建筑学院交流了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设计理念和有关项目后,便由该院教授陪同去新城区参观了以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为代表的现代建筑。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坐落在因更改河道而废弃的原图利亚河干涸的河床上,由水族公园、歌剧院、IMAX球幕影院、步道公园、科技馆和国际会议中心等一系列建筑组成。艺术科学城占地87英亩,整体设计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瓦伦西亚之子”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先生(Santiago
Calatrava)担任。卡拉特拉瓦的设计常以大自然为灵感,他设计的艺术科学城外观就如同动物骨骼,贝壳类动物等,给人以遐想和美感。考虑到当地靠近地中海,天气又十分干燥,卡拉特瓦拉让水成为整个艺术科学城布局的主要元素,让所有建筑都“漂浮”在水上,非常壮观。
可惜的是,那天刚到艺术科学城,就下起了大雨。没有了蓝天白云,没有了光影,也没有雨具,没法到处转,所摄图片使艺术科学城逊色不少。

图一、这是形同动物骨骼的科学博物馆

图二、科学博物馆的外观也像人体脊椎

图三

图四、
这水上球体建筑是天文馆,设计理念来自于人的眼睛。它像是一只凝视城市的“眼睛”,薄壳结构包裹“眼帘”上部,弧形玻璃宛如睫毛垂立,长 110米、宽55.5米的玻璃立面可以开关,形成眼睑开闭的独特效果。

图五、
眼睑内球状建筑为IMAX影院,像是这只“眼睛”的瞳孔。

图六
“眼睛”和“骨骼”组合在一起又如同一个完整的大鱼的骨架,“眼睛”成了大鱼骨架的头部。

图七
图中像竖琴一样的建筑是化3.5亿欧元建造的大桥,组合在一起又好比是大鱼的尾巴。水面下是图书馆、电影院、餐馆和孩子们喜欢的欧洲最大、占地面积为8万平方米的水族馆。

图八

图九

图十
这是外形如同鲨鱼头一样的索菲亚王后歌剧院。建筑的外表像悉尼歌剧院一样能在白天和夜晚发光。剧院内部有4个表演区,能同时容纳4000名观众。主厅座位1700个,能演出交响乐、芭蕾和戏剧,也可作为露天演出场所。

图十一

图十二

图十三

图十四

图十五

图十六

图十七

图十八

图十九
化3.5亿欧元建设的像竖琴一样大桥

图二十
艺术科学城参观可坐小火车

图二十一
这是刚刚开始建设的巴伦西亚国际会议中心,外形如同一个巨大的贝壳,可调节张缩。
图二十二

图二十三
巴伦西亚的中央市场是一处占地八千多平方公尺的圆顶式建筑,有1300多个摆满色泽鲜艳的蔬菜、水果、火腿、禽蛋、鲜肉的摊位,是全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型市场。我们去时,因时间晚了,关门了,没能拍到里面的情景。
图二十四
图二十五
图二十六

图二十七

图二十八
巴伦西亚老城区
图二十九
圣卡捷琳娜钟楼,建于1688—1705年,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特色。省立艺术博物馆藏有大量巴伦西亚画派画家、西班牙名画家维拉斯凯、戈雅和格雷柯以及外国艺术家的绘画。国立陶器博物馆拥有中世纪彩釉陶器展品以及包括毕加索和其他当代艺术家的陶制艺术晶。
图三十
图三十一
巴伦西亚大教堂建于1262年,之后不断扩增。大教堂的米格莱特钟楼,建于1381—1424年,被誉为巴伦西亚的象征,钟楼高197英尺,呈8边形。大教堂融合罗马式、巴洛克式和哥特式风格建成,珍藏有西班牙名画家戈雅两大幅宗教画和意大利雕刻家、金银艺术品制作家塞利尼的金饰品以及宗教传说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所用的圣餐杯。
图三十二
大教堂的微缩铜雕
图三十三

图三十四
大教堂入口之一

图三十五
大教堂门顶上的宗教雕塑
图三十六
大教堂的出口
图三十七
大教堂内景
图三十八
图四十
巴伦西亚邮电局
图四十一
巴伦西亚市政厅

图四十二
市政厅
图四十二
市政厅

图四十三
街头美女雕塑
图四十四

图四十五
悬挂在阳台上的装饰
图四十六
巴伦西亚的黄邮筒
图四十七
百年老店

图四十八

图四十九
快乐的巴伦西亚儿童

图五十
图五十一
巴伦西亚是美洲杯帆船赛的举办地

图五十二

图五十三
中国帆船队在巴伦西亚也有训练基地

图五十四
曼联老板的私人游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