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2010-06-09 10:44:42)
标签:

原创摄影

视觉/图片

上海

外白渡桥

美景

随拍

随记

杂谈

分类: 国内风光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位于上海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桥有二孔,共长 106.7车行道宽11.2两侧人行道各宽3.6 两孔跨径各52.12米,桥下通航净宽度50.90米。

    外白渡桥见证了百年上海的发展历史,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城市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是上海外滩魅力无穷的一道风景线。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一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二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三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四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五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六、外白渡桥的左侧是老饭店上海大厦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七、外白渡桥的右侧是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馆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八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九、晨曦中的外白渡桥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一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二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三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四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五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六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七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八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十九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二十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二十一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二十二

【原创摄影】外白渡桥魅力无穷

图二十三

 

 

   历经百年风雨的外白渡桥,其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上海开埠之前,苏州河口本没有桥,来往人车均用船摆渡。船只靠岸的渡口,有位于今乍浦路桥附近的头摆渡和今江西路口的二摆渡,以及靠近苏州河东面的外摆渡。自苏州河南北两岸先后划为英美租界以后,原先的几个摆渡口已远远不能适应租界殖民当局的需要。1856年,怡和祥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祥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祥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建“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花费约12000元在“外摆渡”口建造了一座大木桥,这12000元又分作125股,掌握在以威尔斯为首的12个股东手中,由此,桥名在当时便称为威尔斯桥。后因该桥的位置在外摆渡,上海人都习惯地称之为“外摆渡桥”。外摆渡桥的桥面阔约23英尺,长约450英尺。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桥中间有一块活板高高吊起,桥上交通暂停,船过后又复为桥面,可谓匠心独具。造桥纯为牟利的威尔斯等人声称,上海道台特准许其对大桥拥有25年专利权,凡过桥者都得付钱二文,车轿加倍。且只向华人收税,外侨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为此,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钱,乃称之为“白渡”。 1871年,威尔斯曾着手修铁桥,以改变外摆渡桥头因上海市民抗税而一度冷落的局面。后因工程粗制滥造,造成部分桥柱、桥身陷落进苏州河内的事故方才作罢。

   18738月,上海工部局眼看市民反对收取过桥税的呼声愈发高涨,终于在外摆渡桥西约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长约100多米,宽约12米的木质浮桥,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定名为“公园桥”。公园桥于该年9月中旬开始正式通行,人们过桥从此不必再付钱,于是大家就称之为“外白渡桥”(“白”字,是上海方言中不付钱的意思,犹如“白吃”、“白住”一般)。同年10月,威尔斯将外摆渡桥折价卖给工部局,不久即被拆除。这是第二代“外白渡桥”的由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1906年(光绪32年),工部局决定另建钢桥代替,新加坡豪沃思厄斯金公司与17个中外机构的激烈角逐中获胜,以17000英镑的价格中标承建新钢质外白渡桥的桥梁结构工程,钢构件在英国加工制作。第二年建成,并于年底举行通车典礼。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筒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建成的桥梁有2孔,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计长104.39米。1907年底,新“外白渡桥”桥面上铺设了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轨道。次年35日,第一辆有轨电车从桥上缓缓开过。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也被不少上海人称为“外婆桥”。其间,外白渡桥木桥被拆掉,由这座铁桥取而代之。原先外白渡桥的称呼,让给了这座巍峨高大的铁桥。

   钢桥建成之后,经历40多年从未大修。1945年抗战胜利后,桥台下沉倾发现裂痕,随即以重浇捣混凝土进行排险处理。解放后,又进行了多次全面测试检验,对维修养护作了科学研究,先后曾进行了9次大修。

   20083月,为配合外滩综合交通改造及地下通道施工,以及对百年老桥自身保护的需要,外白渡桥暂别黄浦江,被整体吊装运往船厂进行大修,并于一年后回归原位。外白渡桥是上海第一座全部用钢材筑起的桥梁,设计寿命为50年,后超期服役50年。经过这次大修,可以再延长五十年不止。 (网络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