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油画展现上海老洋房的历史风貌(再续)

图四十七、万航渡路540号华园
建于1923年,英式建筑,清末邮传大臣盛宣怀的四子盛恩颐曾居住于此。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建筑南面花园达2000平方米。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卢象太

图四十八、万航渡路1575号圣约翰大学行政楼
典型的中式建筑,建于1863-1899年间。由通和洋行和英商爱尔德公司设计。1911年,圣约翰大学从英商兆丰洋行大班霍格兄弟手中购得。现为华东政法学院4号行政楼。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陆永生

图四十九、武夷路127号花园别墅
建于1932年,意大利式建筑,是武夷路上保存最好、最为别致的建筑之一,精致而浪漫,建筑面积1088平方米。原为私人别墅,现为比利时驻沪总领事馆。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陆永生

图五十、番禺路60号孙科住宅
该建筑原为匈牙利著名建筑师邬达克为自己设计建造的住宅,后转让给孙中山之子,历任国民政府铁道部长、立法院长和行政院长的孙科。建筑的主体风格为西班牙式。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陈世宁

图五十一、番禺路127号邬达克住宅建于1931年,建筑面积956.5平方米。这是匈牙利著名建筑师邬达克为自己设计的住宅。这位大师把一生最为出色的建筑设计作品留在了上海。他为上海设计了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等65幢建筑,有近三分之一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该建筑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唐满生

图五十二、番禺路215号开滦煤矿大班住宅
英式乡村别墅,建于1935年,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煤矿河北开滦煤矿的英国大班在上海的别墅。
作者:赵志文

图五十三、利西路24弄5号戴耕莘住宅
法式风格独立花园住宅,建筑面积1347平方米,1920年由浙江镇海人戴耕莘建造。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作者:吕洪良

图五十四、利西路44号李鸿章眷属住宅 该建筑1889年由李鸿章为其老母亲所建。建筑面积 607平方米。
作者:陈予刚

图五十五、兴国路72号兴国宾馆1号楼太古洋行大班住宅
建于1935年,原是太古洋行大班英国人斯怀尔的住宅,建筑面积1647平方米。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孙景刚

图五十六、兴国路72号兴国宾馆2号楼
英国维多利亚滨海风格的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曾经是太古洋行上海行正副主管的住宅。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徐学初

图五十七、兴国路72号兴国宾馆6号楼李拔可旧居
法式独立花园洋房,建于1922年,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1935年扩建,建筑面积增到620平方米。曾是商务印书馆经理李拔可的旧居。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章清

图五十八、兴国路72号兴国宾馆7号楼
英式花园洋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952平方米,原为太古洋行高级职员住宅。
作者:姚尔畅

图五十九、泰安路115弄6号周谷城旧居 泰安路115弄,是一个英国古典风格和西班牙风格混合的小区,由德士古洋行于1948年建造。小区共三排八幢建筑,英国和西班牙式的建筑各四幢。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和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曾居住在此6号,西班牙风格建筑。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沈行工

图六十、泰安路120弄卫乐园
1924年大陆银行投资建造,共31幢仿英、法、西班牙等国建筑式样的花园洋房,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黄阿忠

图六十一、空港六路1号花园住宅
这是一幢中西合璧仿古建筑,建于1910年。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沈勇

图六十二、油画展里的雕塑小品

图六十三、油画展里的雕塑作品

图六十四、画展有音乐伴随,氛围高雅

图六十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