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生命的丰盈

(2010-01-06 23:43:36)
标签:

生命

丰盈

情感

为了生命的丰盈

月语清风/江苏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人物介绍。说的是一位年轻的初中语文老师,瞒着校长利用秋假给学生补课的事情。本来,给学生补课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并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然而,看完了介绍,却让我感慨了许久。

故事中所说的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事情。那时候农村学校是不怎么补课的,更何况是在秋假期间呢?这还不算,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这位老师把学生集中到学校来,给学生制定了作息时间表,还分科排好了课程表。然而,这所学校里,当时只有他这一位老师——其余老师都放假了,所有科目的课都是他一个人上的。而且,因为是在农村,有不少学生离家比较远,他还要安排学生住宿、吃饭,看孩子上晚自习,看孩子休息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一个人做的。

看起来,这位老师实在是太傻了,几近乎疯狂。然而,他为什么会如此拼命的工作呢?读到下文,我才知道。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不甘于寂寞,只是为了自尊地生存。他本来是不想做老师的,后来不得已做了老师,便想拼命干出一番事业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我和故事中的他又是何其的相似。我也干过类似的傻事,也为了自己能够有尊严地生存而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奋斗。然而,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只是在跟自己的命运赌一口气。我承认一个人得有理想,而且也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否则的话,人类怎么会有进步?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赌气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高三班主任,他的工作方式有点儿特别。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告诉学生说二十年后,想骑自行车上班的同学坐到后面去,想开着奔驰宝马上班的同学请坐到前面来。而且每一考试结束后,都要按成绩的高低从前往后重新排座位。其中有一个因为成绩不好,经常坐在最后一排的男生,心里很不服气。他暗暗对自己说,我成绩不如你们,但二十年后,我一定要开着奔驰宝马来见你们。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但是高中时代那位班主任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灵。他决心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于是,他十分卖力地努力着。什么方法能够挣到的钱多,他便做什么。然而,资质平平的他,虽然很是努力,还是没有多大的作为。不用说开上奔驰宝马了,就连自己的住的小屋都是那么的破旧。二十年后,他没有参加同学聚会。不是他不愿意参加同学会,实在是因为他觉得无地自容。二十年了,他什么都没有得到,当年是那么的意气风发的他,现如今已经被生活折磨的形容枯槁。他为了他的所谓的梦想,牺牲了二十年的光阴。他是一个悲剧,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悲剧。

  为了所谓有尊严的活着,把自己的一切都牺牲了,这到底值不值得呢?今天看来,同样是奋斗,如果太过功利话的话,那就是不值得的。

  我的不长的人生,到了今天似乎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这之前长达二十二年的光阴,我似乎都在追求着什么。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了有尊严的存在,为了自己的职业梦想,为了能所谓的出人头地,于是,我拼命地努力。然而,若干年后,我才发现我很平常,我并不能干出什么惊天的伟业来。我属于芸芸众生中一个最不起眼的凡夫俗子。我来到这个世界,本来并就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更不是为了什么领袖群雄,开创未来。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一段美丽的生命旅程。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管是艰难的,还是痛苦,不管是曾经是那么的辉煌过,还是那么的失落沮丧过,他们都已经过去了。如果说,这前半生什么都没有获得的话,至少,我收获了我经历时别人所永远都不会有的心灵体验,难道这还不够吗?我现在所要做的便是好好想一想未来的日子。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要为了我的所谓的梦想而拼博吗?还要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而努力吗?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好好儿为自己活一次吧。为了还健在的父母,在他们面前多尽点孝心;为了还在上高中的孩子,多为他想着点儿,考不上大学又能怎样,让他生活得愉快点吧;为了辛苦的妻子,让她少受点儿罪;为了自己心灵的宁静,没事的时候,多看点儿书,多写点儿文章。不要为了看书而看书,不要为了教书而教书,不要为了写书而写书,只为了心存一份难得的宁静。

让自己的生命丰盈起来吧,不要为了所谓的未来,只为了那完全可以属于你自己的朝阳和落日。

                201015 0859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想是棵树
后一篇:◆一米阳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