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唯美绽放,刹那芳华——读李丹崖《不出鞘的心灵》

标签:
精品好书不出鞘的心灵畅销文学心灵养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文化 |
分类: 书讯推荐 |
http://www.cnepaper.com/yxrb/resfile/2013-11-01/05/131027-54_b.jpg
《不出鞘的心灵》半粉半白的封面华美大气,“不出鞘的心灵”几个大字凸现在封面的中间,下面是两朵雪莲唯美绽放,正好契合了书的主题。在这本美文集中,作者从“保养你的心”到“颐养你的情”,从“喂养你的志”到“培养你的趣”,再从“放养你的慧”到“滋养你的爱”,将生活、工作、奋斗中的点点滴滴心得都毫无保留地告知读者。
丹崖擅长说理叙事,一句话、一个回忆、一个场景,在他的笔下都能幻化成智言慧语。他就像游走在文字海洋中的一个精灵,不停地用质朴的语言,编织着童话般的梦境和让人动容的故事。在丹崖的家乡,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叫花戏楼。在花戏楼戏台的下端,两侧各端坐着一只石猴,憨态可掬地冲着大家笑;在猴子两边,各站着一头石象,卷着粗长的鼻子。这是《戏台上的猴子和大象》一文里所描述的情景。读到这里,我粗浅地以为,此处的猴子和大象只是在暗喻戏里的王侯(猴)将相(象),但继续读下去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肤浅。猴子深邃的目光、大象粗长的鼻子,无不在提醒世人,不要长久地沉浸在戏梦里,那只是水花镜月,都是幻觉和假象,若要美梦成真,还得在现实生活中踏踏实实奋力拼搏,否则就会被“象鼻子”卷进去;但同时,猴子狡黠的笑容、如钩的象鼻又在暗示我们,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戏梦,凡事不必太较真,以洒脱的襟怀看这个世界的气候(猴)和气象,心中常驻的就是月白风清的世界了。
乡土气息浓郁是丹崖作品的又一个特点,他的很多文章都有家乡的烙印,包括人物、谚语、风俗、特产、场景等,都有着十分浓郁的皖北地方特色。丹崖的家乡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草药集散中心,中草药被家乡人视为珍宝。在《草木精神》里,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轻快的语言讲述了人与草木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人说草,以草喻人,读来令人茅塞顿开、回味无穷。中国人和百草皆有着至深的情结,恐怕地上生长的每一种草木都是有其药用价值的吧,就像在生命的道场里修炼心性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意义。
在《内心的安定与从容》中,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如果把一雌一雄两只很“恩爱”的猴子放在笼子里,扔在狮群经常出没的地方,即使狮子丝毫伤不到它们,且笼子里的环境比任何地方都要好,雌猴也无论如何怀不上孕,且会逐渐消瘦死亡。同样一个试验,另外两只猴子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两只猴子被抛到了条件恶劣的荒岛上,荒岛上只有草地和一些低矮的树,树上只结有青涩的果子,然而一年后,两只猴子膝下儿女成群。可见,有一颗安定的心,再恶劣的环境,再艰难的遭遇,也能从容走过。猴子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不出鞘的心灵》,字字珠玑、句句睿智、篇篇原创、辑辑感人,捧读在手,犹如在沙漠中跋涉多日而突然遇到一抔清泉;又如在大海上迷失航向时看见了灯塔。一幅充满爱与感动的壮锦向我们的生活铺了过来,我们还迟疑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