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朋友,你懂中医吗?(003)

标签:
步入中医之门思辨精神学习中医之路阴阳学说健康 |
分类: 大医精诚 |
阴阳学说,其实是一门来自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学问,但却不少人认为此乃无字天书,令人难以揣摩,这显然是一种“傲慢与偏见”。试观《黄帝内经》,书中对阴阳做了高难度的拔高发微的阐述,这不得不让人们对岐黄及其传人的旷世才华和超凡圣意感到由衷的佩服,那么,阴阳学说究竟是何方神圣,还请拭目以待。
“阴阳”的概念和用法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白天和黑夜,白天为“阳”,晚上属“阴”,又比如一些在体检时,报告单上写的某指标“阳”性,某指标“阴”性,病理的为“阳”性,非病理的为“阴”性。可见,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医学中,“阴阳”的运用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阴阳学说之所以能运用到各个领域,是因为其十分独到的特性或属性。阴阳学说的属性,总体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矛盾;另一类是统一。体会阴阳,是必须要有参照物比较才能感受和体验。那么,如何领会阴阳,还是要有一些实际例子才能心领神会。我们就用人来举例说明,对于人而言,如何分阴阳呢?这个分类的种类和方法千变万端,以生命而言,有生命为阳,无生命为阴;以性格而言,性格乐观外向为阳,性格悲观内向为阴;以性别而言,男性为阳,女性为阴;以年龄而言,少年为阳,老年为阴;以人体而言,体外为阳,体内为阴;以脏腑而言,脏为阴,腑为阳;以前后而言,前面为阳,后面为阴,以上下而言,上为阳,下为阴……不一而足。从这个实例来看,体会阴阳还真得需要有那么一点点的悟性。体会阴阳必须要参照物,最起码上过初中、学过物理的人们都能理解,比如《黄帝内经》中关于“背为阳,腹为阴”的论述,其实也是拿参照物进行比较的,背与腹相对而言,则背为阳,腹为阴,背与腰相对而言,则背为阳,腰为阴,胸与腹相对而言,则胸为阳,腹为阴,如果背与胸相对而言,则胸为阳,而背为阴。所以,参照物不一样,阴阳的本质也会随之转移、变化。阴阳的本身,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
-----------------------------------------------------------------------------------------------
关于中医入门更多知识,请参阅《中医速成系列丛书》之《中医未央——步入中医之门的绿色通道》一书。
内容简介
中医学以其理论之缜密、思维之严谨、内容之深邃而翘首于世界的东方,故能历经千年不衰,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不仅历经千年而不衰,还执掌医学牛耳,如今,中医更是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和喜爱,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为了让广大中医爱好者了解和学习中医,作者从十个方面将中医入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简明扼要、提纲掣领介绍给读者,带您走进立体式的中医探索之旅,亲身领略精彩纷呈的中医理论,帮您快速开启和步入中医之门。本书适用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院临床工作者、西医学习中医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