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备——赤壁之战前夕
(2012-01-10 16:32:31)
标签:
文化 |
可以说,刘备一直都是一个专家,失败专家。他的一生,从生到死,都是失败。如果一个人失败都成了专家,那么人们不得不对这种敢于失败精神肃然起敬。
刘备生于乱世,从小到大,织席贩履,要是逞匹夫之勇,还算是个三脚猫。要是想拯救汉室,还不是那块料,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为何他两人兼得也没有安天下?仔细想想,刘备的确不是君王之才,也没有大将风采,只不过打着皇室后裔这张旗号,让他可以到处招摇撞骗。可以这么说,刘备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骗子,虚情假意的骗子。
赤壁之战前夕,刘备什么也不是,只不过是个屡败屡战的失败者,曹操大兵压境,刘备唯一可用的就是那张巧舌如簧的嘴,这不,终于把孔明骗下山了,还成了他的军师。
在南方,军事中重要的伏击方略莫过于火攻。曹操南下,是尝到了火攻的味道,曹操心中其实并不惧怕,他已经收复了荆州(江夏和新野除外),整个荆州的军政大权都回归了曹操。可是刘备就想出了一招,携带全城百姓大逃亡,让荆州其他州郡的人们看看,俺刘备是多么的爱民如子啊?俺宁可丢掉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弃百姓而不顾。其实,如果他不携带百姓逃跑,曹操也绝不会加害这些百姓。曹操南下的目的是收复荆州,干掉孙权。这样汉室的统一就指日可待了。谁成想,刘备来这一招,够阴的。
刘备这一计,果然奏效,曹操想大军掩杀,可是有那么多百姓,百姓无辜啊!曹操深知这次南下的目的就是结束诸侯割据,统一汉室,就是不让百姓再受苦,刘备这一招让曹操左右为难。吩咐手下的人只要抓住刘备即可,不能伤及百姓。于是,刘备成功逃往江夏。江夏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曹操只好暂时罢手。
这一次大逃亡,那些百姓无不感动,这样一出戏,让刘备绝处逢生。就连坐镇江东的孙权也派鲁肃过江问好。鲁肃一到,刘备与诸葛再次演了一出好戏,让鲁肃给孙权带话,促成孙刘联盟。
诸葛亮与鲁肃去东吴,舌战群儒,让东吴看到了诸葛不俗,看到了刘备有救,也让孙权明白了和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孙权下定决心帮助刘备共同抗曹。
刘备的夫人已死,得知孙权的妹妹貌美如花,心生邪念,要与东吴联姻,这样才能明白东吴是诚心的。这下可让孙权为难了?不同意吧,孙刘联盟必定破产,此时的曹操大军一定会把他们两个一举荡平。加上诸葛亮的“和则两利、分则两害”的主张,孙权被逼无奈,后来上演了诸多好戏,以后再说。至于《三国演义》中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说法纯属虚构,不足为信。
刘备这一招比前一招携带百姓逃跑更阴险。这一招既保证了孙刘联盟的成功和稳定,又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还意外的得到一个美人。一石三鸟,岂不快哉!刘备这人,够阴的!
大战前夕,刘备与孙权结盟,政治局面基本稳定,要是硬拼,肯定是打不过曹操的,看来要发挥刘备的特长才行,继续玩儿阴的。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刘备的这些阴损的计谋,在那个时候果然凑效。
曹操的军马劳顿,又加上水土不服,看来收买这个地方的医生,必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刘备的携带百姓大逃亡的故事在街头巷尾广为传颂,每一个荆州子民都愿意为刘备效犬马之劳。看来,如果让曹操的军士病倒了得不到救治,那岂不是天要灭曹。又加上曹营的军士患的是霍乱,有传染性,这就导致曹操的军士没有战斗力。
刘备这一系列的阴招,都为他赤壁获胜奠定了基础。只不过刘备那一副假仁假义的面目瞒过了所有人。
前一篇:【周易预测】问明年综合运势
后一篇:关于曹操——赤壁之战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