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情暖
(2009-04-26 14:08:44)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随性散文 |
遥望远处,一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虽然,人在车里,但心却万分不安。中巴车慢条斯理的在茫茫雪域中蠕动。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大路上少了昔日车水马龙的喧嚣,车厢里也没有嬉戏吵闹的声音,只有司机一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今年的雪真大啊,可是我记事以来,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大雪。”
是的,我承认,去年的雪的确非同一般,而雪中求医的那段经历与感动也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当晚大约七点多,客车在龙凤坝停住不走了。我很想去找司机理论,却又怕因此贻误了母亲的病情,只好作罢。独自下车觅了一辆计程车,和母亲一道向州中心医院驶去。车子里播放着伤感的音乐,似乎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回荡,我的心阵阵绞痛,有一种想吐的冲动。
赶到州中心医院,这里早已灯火通明。整个城市的灯火因为寒冷的天气,似乎也没有了往日的明艳。看着母亲瘦弱的身影,我的心里十分难受,犹如千万只蚂蚁在心头撕咬。
在导诊护士的指引下,母亲住进了住院部二区四楼的眼科中心。医生热情周到的为母亲做了检查,但没有立即确诊,因为还需次日再作系统检查。
母亲回到病房,躺在病床上,脸色有些苍白,眉头紧锁,好像有些忧郁,我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的。当我为她滴眼药水的时候,才发现岁月已变成皱纹堆上了她的眼角,沧桑化作了白霜沾满了她的两鬓。啊!母亲,一生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为的是这个家啊!如今,孩子已经长大了,应该要站在您的前面,为您遮风挡雨!
观庭前花开花落,叹世事缘聚缘散,心里不禁一阵寒酸。想起为了我上学,身患多种疾病,却仍然劳苦奔波的三年没有回家的父亲,想起为了让我继续深造,宁愿牺牲自己的前程,辍学打工的妹妹,我心乱如麻。内心犹如毒蛇吞噬心扉的感受,万箭穿心的痛楚,我的泪水也不争气地从眼眶中涌了出来。我生怕母亲看见,连忙转身眺望窗外,窗外的雪花飘零,想着这犹如雪花般的人生,我更加惆怅。
第二天,医生为母亲做了系统检查,确诊为外伤引起的化脓性结膜炎,并用精密的仪器探测到,在母亲瞳孔的粘膜处,有一白色黏着物,是一植物的种皮。听到医生说要用镊子把那白色的黏着物夹了出来,我一身冷汗,担心医生这一在眼球上的“高难度”动作会不会出现差错,万一有个闪失,母亲的眼睛要怎么办。然而就在我紧紧攥着母亲的手,思想剧烈争斗时,医生已用镊子轻轻地在眼睛上点了几下,就取出了黏着物,十分灵巧。
天气越来越冷。就在母亲住院的第三天,州中心医院副院长、眼科博士李拓竟来到了病房,走到每个病床前关切地问寒问暖,态度亲切,令病友们十分感动,我也十分佩服这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望病人的苍生大医。
雪一直在下,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而此时已逼近年关。我去了几次车站,结果都没有回家的车,很沮丧。想到如果还继续下雪,那么我们可能要在医院过年,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一边服侍着母亲,等待母亲病情好转,一边随时关注着天气的信息。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母亲的眼睛康复了,视力达到1.2,居然比我的还要好,真不敢相信!
母亲急着回家,就到医生办公室找到了主管医生何路,要求出院。何医生工作十分严谨,又仔细为母亲做了一次复查,确认眼睛已经康复才同意出院。同时,为了安全起见,他还特地开了些抗感染的眼药,要求我回家后按要求每日为母亲滴眼药水和涂眼药膏。临走时,何医生一再叮嘱,大雪封山,路上很滑,千万要注意安全。听着这关切的话语,想着入院以来医护人员对我们无微不致的照顾和关心,心里暖暖的。
终于,我们踏上了回家的客车,在黄昏时分到了家门口。雪还在下,我的头上已积了厚厚的一层,但我并没在意,只一个劲地冲到家里。回家一看,才发现,已经三年没有回家的父亲也回家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当天,我们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说着笑着。不觉间,我头上的积雪开始融化,脸上也有一些晶莹剔透的东西顺颊而下,我伸手去擦,才发现,那不是因室温升高而融化雪水,而是因内心温暖而流下的幸福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