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再大,也就一个球 "
~~~~~~~~~~~~~~~~~~~~~~~~~~~~~~~
...
这是司令小兵匆匆埃及行遗憾错过的点。
丹达拉是座古城,位于卢克索以北70多公里。早在第六王朝(大约公元前2320年),丹达拉就是主要的行政中心和宗教中心,自古王国时代起,哈索尔女神在这里就一直被崇拜。
丹达拉的“哈索尔神庙”Temple of
Hathor是从第三十朝代(公元前380至前343年)开始建成的,其中大部分建筑由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承担的,后来由罗马时期(公元前30至公元641年)才完工的,相对于埃及其他神庙,这座神庙是比较晚的。虽然其建于法老时代末期,但仍是埃及标志性建筑之一,主要因为这座神庙保存得很好,几乎不失原貌。如石头屋顶和柱子、精美绝伦的天花板、黑暗的地下墓室和雕刻有象形文字的弯曲楼梯。
很少有神庙有这么多特色。
进了神庙的大门就是外部多柱大厅,这个多柱大厅是由罗马帝王台比留(Tiberius
)修建的,大厅的24根石柱非常壮观,每根柱头的四面都装饰有哈索尔的头像,虽然后来被基督教徒毁坏,但石柱上、墙壁上和天花板的浮雕,精美的让人目瞪口呆。
墙壁上雕刻有台比留和他的继承人供奉埃及诸神的画面,整个神庙都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
即使在外国统治者的统治下,神庙仍然延续着传统。
绿松石装饰的天花板精美至极,太漂亮了!最具代表的就是那一幅展示了崇拜“荷鲁斯之眼”的神灵队伍,荷鲁斯的右眼代表太阳,表示复活和保护。
天花板角上的那幅女神坚果吞下太阳的浮雕也会让人过目不忘。
重点重点重点--黄道十二宫图(图片来自网络)
厅堂左右两侧上方的天花板装饰有“黄道十二宫图”,由于没有带领,我在拍摄天花板时不麻烦发现这块浮雕,看资料介绍才知其重要。这幅公元前的浮雕命名为丹达拉“黄道十二宫图”浮雕,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星座,其中包含公羊,公牛,天上双胞胎,螃蟹,狮子,处女,鱼鳞,蝎子,弓箭手,山羊,浇水壶和带有闪闪发光的尾巴的鱼。它们用于创建和组织古埃及日历。
1820年,法国人将其从庙宇天花板上取下,带到卢浮宫。现在这里的是石膏做成的复制品。我查阅了资料,找到了图片,跟各位分享一下它的真面目。
这是“黄道十二宫图”的原件,现存卢浮宫(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司令所知现存“黄道十二宫图”古迹之唯一,文字记载各文化体系则很多。
2014年,司令小兵和元帅在卢浮宫埃及馆,也看到了原版 丹达拉的哈索尔神庙“黄道十二宫图”,但相机没广角拍不全。
*
另查知,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的主殿祈祷室饰有(希腊款)黄道十二宫图。
帕尔米拉2015年落入极端武装组织伊斯兰国之手,古城遭到大肆破坏,经过反复争夺,2017年叙利亚政府军彻底夺回控制权,,,估计十二宫图无存了。
~~~~~~~~~~~~~~~~~~~~~~~~~~~~~
黄道十二宫(英文:the signs of the
zodiac),在天文学上,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环绕太阳所经过的轨迹称为"黄道"。黄道宽18度,环绕太阳一周为360度,黄道面包括了所有行星运转的轨道,也包含了星座,恰好约每30度范围内各有一个星座,总计为十二个星座,称为"黄道十二宫"。
"黄道十二宫"是阿拉伯占星术术语,起源于巴比伦。阿拉伯占星术又分为“南阿拉伯占星术”与“北阿拉伯占星术”,前者又叫“也门占星术”,为传统占星术;后者又叫“西洋占星术”,为现代占星术。
古巴比伦人对这些星座进行了长期观测,通过观测定出了黄道,又把黄道分成12等份,每等份30度,称为1段。太阳在12个月内绕黄道运行1周,因此它在黄道上每月运行1段。虽然黄道十二宫的名称与黄道附近的12个星座的名称相同,但它们有本质的差别。黄道十二宫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宫与宫的大小是固定的。都是30度,太阳进入每一宫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
在全世界,
“黄道十二宫”的影响都十分广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黄道十二宫”在占星学上大有用途,甚至可以说是星占学的理论基础,因为按古人“天支配地”的观念。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都认为日、月、行星在天空运行的位置、互相交会的方式或与恒星交会的方式等,能影响和预示着大地上人们的行为,这样古人就以黄道带这组“脚手架”出发,搭起一整套复杂而庞大的星占学体系。

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
~~~~~~~~~~~~~~~~~~~~~~~~~~
以下内容选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一书,司令改写。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十二生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问对方的年龄,不问他出生于哪年,而是问他属什么。
其实不只中国有十二生肖,埃及、印度和希腊都有,只不过十二种动物不完全一样。比如印度的十二生肖,用狮子取代了中国的老虎,其余都一样。郭沫若认为,各民族的生肖都起源于巴比伦,是中亚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的。
另外,对于中国自古以来用来纪年的干支中的十二地支,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也认为其起源于巴比伦黄道十二宫。
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我们读到这一段,会感觉非常困惑,因为这些明显不是汉语。
晋代著名学者郭璞虽然“博闻多识,犹云字未详”,在《尔雅注》中对此只好“阙而不论”(见《尔雅》郭璞注)。今天的读者读到这些词,估计第一反应都会认为这是译音。竺可桢认为,这些词源自外来语的译音词是“无可讳言”的,岑仲勉认为是来自伊朗,郭沫若则认为是来自古巴比伦文化。
我们来看第一个,“太岁在寅曰摄提格”。甲骨文的“寅”字是弓箭的形状。郭沫若说,这个星在巴比伦文化中对应的是丰收女神伊什塔尔,通常也是站在狮背上手持弓箭的形象。
1929年,大学者郭沫若发表了《释干支》一文,首次将公园两千年前的十二宫与十二生肖的对应关系明确指示了出来,他发现,两者的位置与路行恰恰相反:
寅(虎)——室女宫; 卯(兔)——狮子宫
辰(龙)——巨蟹宫; 巳(蛇)——双子宫
午(马)——金牛宫; 未(羊)——白羊宫
申(猴)——双鱼宫; 酉(鸡)——宝瓶宫
戌(狗)——摩羯宫(山羊座修罗); 亥(猪)——人马宫
子(鼠)——天蝎宫; 丑(牛)——天秤宫
也就是说,若算上地球、月球等等的天相运行的累计误差的话,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山羊座的修罗属狗。
史有为说:“从郭沫若提供的巴比伦语或其亲属语言的对音来看,其中大部分确实有语音上的对应关系。这些读音不是个别的,因此不能用偶然相似来解释。另外,这十二岁名也确实不像汉语固有的,名称奇特,无法用上古汉语单音节语素去解释。巴比伦是古代天文学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地区,根据各方面的合理推断,古代华夏人同西方的联系也应该早在史籍记载之前就已经开始,因此天文知识连同这些名称万里辗转输入中国是完全可能的。”
摄提格
Sagittarius-- 射手座
当然,还有人解释说,摄提格对应的拉丁语是Sagittarius /sædi
'teris/,即十二星座中的射手座,这个词前三个音节Sagitta(音瑟即他)发音与“摄提格”接近。因此,这个译音与拉丁语有亲缘关系。这个我们就存而不论了。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系列
--
end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