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雪压大山雾罩深谷,苍茫壮美堪比青藏,我们却已是审美疲劳居然照片都木有留下
,,,连续几十公里长下坡中被这山门震撼到,呼之"伊朗门"
。从历史到今天,这是伊朗高原-两河平原主要通道之一。
也是伊朗(波斯)面海的主要通道,往南两百公里外就是著名的阿巴斯港,往西北百多公里是霍梅尼港。司令提出绕海边走,司机哈比为难地说”Maybe... 100
kilometers away“要多1百公里,,,好吧,与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擦肩而过。
初落两河平原(实为卡伦河谷,两河平原的一部分),被伊朗高原苦寒之地虐了一周的眼睛霎时缤纷满目…


印证了古代文明的基础必须是广袤沃野,没有例外与偶然。
水稻、柑橘甚至柠檬桉树,,,气候物产与我岭南几近。
上三图极目处,即是高高隆起的扎格罗斯山脉(Zagros Mountains),平均海拔3000米,走向基本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波斯湾岸平行,伊朗第一大山脉。
伊朗高原其实是一个盆地,四面都是高山,中间为大的盆地。
相比那些完全处在平原地区的文明,伊朗高原自有一套封闭的系统来保持它的独立性,,,与之相似,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文明中独特而连续的文明,最大的优势也是来自于地缘的相对独立。
拥有(伊朗高原)足够大自我发展空间的波斯民族,必须的在人类文明史长河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视野看,伊朗正处欧亚大陆腹地中央,东西方连接的中心,地缘也决定其不可苟且。
伊朗高原既是封闭又是开放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适时地留出了四个山口(地图1),分别与南亚、中亚、西亚进行交流,而南边的山口(我们经过之"伊朗门")又为波斯人的海上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高地民族对低地民族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伊朗高原能够对周边的两河平原、图兰平原、印度河平原保有战略性的优势。
当然,国之大事祀与戎,对于寻常人家关系不大,柴米油盐方为人生之乐事。

路边的羊肉摊价格比高原地区更便宜,为过21元/斤…老板,来一腿
。卖肉酷哥操刀分切的方法与我国甘新地区近似。
两河平原物产明显比高原地区丰富,司令小兵一路对认识与不认识的东西尤感兴趣,这汽车商椎摊卖的是豆酱,面包裹着吃。
石油能源那么便宜的地方还烧炭?一定贵多了,忘了问为什么。
小镇商店购物,老板热情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

家里不小一栋楼,还有辆中国一汽轿车,很明显这家人日子过D不错。

挺让我们吃惊的是这小地方的孩子,也得到公主般的宠爱。



更高兴收到中国阿姨的熊猫玩具。
伊朗不穷,尤其精神层面。
旅行总是充满意外,来自人与人之间的最温暖。
公路两侧,目之所及满是油田景象,名不虚传"流着石油的土地",,,这里属伊朗胡齐斯坦省,离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仅百公里。与主体民族波斯人不同,这是伊朗的少数民族阿拉伯人世居区。
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Iran-Iraq War就在这片土地上死磕了八年,双方共50多万人命丧黄泉,最后,回到原点。
路边小卖部,源自古埃及蜻蜓眼的平安符(类同土耳其“恶魔之眼”),司令极想盘下怎么说老板都不为所动,,,愿保此地永安。

一路所见,石油似没惠及当地,经济看起来相当窘迫。傍晚赶到苏萨古城所在的苏萨市,到处找不到合适地方住,几万人的城里唯一标准宾馆客满。转去转回只好住到这家小旅馆,我国上世纪80年代小县城招待所老迹斑斑漏水桌歪那种。
第二天旅馆门前,,,八千多年历史苏萨城,埃兰,波斯,帕提亚的重要都城,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说的“谁要是占有苏萨的财富,谁就可以和宙斯斗富。”而今这番萎靡衰落。
最后,来段司机哈比给我们翻译的波斯谚语,前面这部皮卡车后板上~
The wisdom in an old man’brain
is n’t old The youngman’heart without love is old.(长者智慧的头脑不老
青年无爱之内心力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