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行8--波斯波利斯细节2禁卫军、博山炉

标签:
杂谈 |
分类: 2020伊朗行 |
其三:不死兵团禁卫军
引人注目的,当有数目最多威风凛凛的"不死兵团"禁卫军。











从北台阶到东台阶一圈大都这阵仗,由圆帽的米底人和筒帽波斯人组成。

这画面,太熟悉了!




对,秦兵马俑,中国的"不死兵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武丽娜副研究馆员:一号坑已发现陶俑陶马6000余件,目前已出土陶俑、陶马2000余件。二号坑已发现陶俑陶马1000余件,目前已出土陶俑、陶马500余件。三号坑已出土铠甲武士俑64件,驷马战车1辆。
链接: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45个秘密
…可以让想象飞一会~全部挖出,是不是一万件。


这种整齐划一的造型语言与波斯波利斯雕刻类似,兵马俑身姿相近,但相貌与身上的服装、发式、姿态各异,所反映的是宏大军阵下的个体,彰显艺术高度与成就。



其被创造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数量的堆积烘托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至于艺术水准,懂艺术的您可以看得到,从骨骼肌肤的表现到体态神情的塑造,与希腊雕塑有得一拼,,,关健在于,西方世界走了几千年的艺术成长之路,似乎秦帝国一夜达成,这神!
地球已经调至震动状态
地球已经调至震动状态


还有郡县制(行省制)、直道与驿站系统、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庞大帝国的管理体制,秦帝国与300年前的波斯帝国用D同一模式,直接2.0版。
……
嚯嚯,对比上两图,look前文说到的马头上那束鬃毛…细节最能说明问题。

…作为头脑还基本正常的看客,司令小兵必须地等待客观的、科学的研究结果+1。



其四:博山炉
波斯遗迹中,觐见皇帝的场面都看得到这件器物--熏香炉。
我们在德黑兰伊朗国家博物馆参观时,见到一块原在波斯波利斯王宫国库的大型浮雕,上边就有熏香炉。
这块浮雕上一位米底武官,正站在两个波斯熏香炉前,觐见威严的波斯王薛西斯一世(公元前486年~前475年在位)。


美索不达米亚很早就有熏香的传统,熏香炉青铜时代已在西亚广泛使用。
带盖的熏香炉首先在亚述帝国出现,随后是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

显然约3000年前,西亚熏香炉已从从实用器上升为宫廷尊贵的礼仪用器。
相似的熏香炉-博山炉,在约2000年前的中国两汉王候墓葬中多有出土(丧葬礼仪器)。
两者的关系学界已有考究,虽路线还没完全清晰,但传承关系是肯定的。
西汉 铜错金博山炉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这只陶土烧制熏香炉出土于乌尔(伊拉克),
这种立方体的熏香炉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新巴比伦时期的许多遗址中多有发现。
吕底亚古墓、战国雍城出土与保利博物馆所藏的熏香炉对比:

1981年5月,中国陕西省咸阳市豆马村的一位村民在地里耕作时,意外发现了一件古代铜器。经过考古勘测,专家确认,农田下埋有一座中国西汉时期的墓葬。经过发掘清理,从墓中出土了两百多件文物,包括鎏金虎镇、铜提链暖炉、铜温酒器和铜温手炉等。其中,最为精美的要属这件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这件西汉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是国宝级文物,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重2.57千克。
阿尔泰山巴泽雷克古墓出土的一块波斯地毯上,织有斯基泰女王使用波斯香炉熏香的图案。牛津大学墨顿学院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在新著《祖先与永恒》(邓菲等译,三联书店,2011)一书中以此为据,认为汉代博山炉的产生受波斯香炉的影响,而斯基泰人充当了中国与波斯之间文化交流的媒介。
这个说法很可能是正确的。
……
本节文字摘选整理自《紫禁城》2012年05月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林梅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012年伊朗考察记之二》。
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主神阿胡拉·玛兹达下,皇帝与熏香炉各居一边。

黎巴嫩国旗中间是一棵绿色黎巴嫩雪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