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总有三两个终身神往念念必到的地方,雪域高原西藏珠穆朗玛峰去了,大英、大都会、卢浮宫博物馆去了…阿尔罕布拉宫~今天,我们来了。

昨晚摸黑进的格拉纳达,一番焦心的折腾才住进阿宫对面山坡阿尔贝辛摩尔人小院,一早阳光初暖,我们已从后山爬向百米崖壁上的阿宫。
西班牙文没学过,但西班牙与英国同属老罗马帝国的地头,语言也就山东普通话与湖南普通话之别,实际都差不远半拼半猜大致看得懂。

映在坚实高墙上的斑驳树影告诉人们,这经历过人与人之间相争甚烈的时代。
康有为超越历史的《大同书》“当大地之交通,万国之并会,荟东西诸哲之心肝精英而酣饫之,神游于诸天之外 …"纯粹乌托邦的幻想。
到了,阿尔罕布拉宫(英语:Alhambra Palace;阿拉伯语:الْحَمْرَاء ;
西班牙语:LA Al-Ḥamrā --“红堡”),世界级的旅游区,门面很是苟且。
褶子虽简单,陷里却处处迷人。
原以为都是中世纪摩尔人王宫遗留,意外竞有与阿尔汉布拉宫的伊斯兰风格截然不同的宏大罗马建筑。
1492年,基督教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以和平方式接管了格拉纳达,取得阿尔罕布拉宫,标志着奈斯尔王朝终结和穆斯林世界对西班牙统治的结束。几十年后,女王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修建了这座卡洛斯五世宫。
为盖过阿尔罕布拉宫的风头,查理聘请了意大利最新潮的建筑师佩德罗·马丘卡设计建造,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西班牙斗牛场元素建造了这座外方内圆的宫殿。
中央是一个露天圆形天庭,四周圆形的廊柱环绕,两层结构,围廊为拱形穹顶。
卡洛斯五世宫门前高耸的是摩尔人阿尔卡萨巴城堡,守卫着王宫的安全。

城堡上一瞰格拉纳达古城。
另一侧,远眺巍峨的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对,白雪皑皑的Sierra
Nevada就是美国内华达山的原版。
这才进的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 Palace,之中还小有波折。
没注意买D门票是有时间限制的,排队进阿宫被告知过了时间要改签。于是一路问office转了两圈
找到小小的办公室,耐着性子看她按部就班认真地给我们每人做三张单子…四人整一份不就完了么,这效率?!但还是感谢她,感谢她们不拒之恩
,要知道,这是我们此欧洲行预设的至高潮。
不止为深切的青春怀想,更为似有生命的动人建筑。
象牙般的玉质石材有种肌肤感,繁复入微的阿拉伯图案充满生命灵动。
即使留白,亦是使缛节更为突出,深入人心。
宫中四个主要中庭(内院):桃金娘中庭、狮庭、达拉哈中庭和雷哈中庭。
“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周边建筑投影于中央水池,纤巧的立柱、优雅的拱券、以及回廊外墙上精致的传统格状图案,与静谧而清澈的池水交相辉映,恍如漂浮空灵的圣地之中。


“狮庭”Patio delos
Leones,苏丹家庭的中心,昔日国王的寝宫。
整座宫殿的室内及回廊,乳白细腻的质地,历经800年依然泛着熠熠之光。


布满阿拉伯特色镂空几何图形结构的穹顶,代表着安拉的天界。

阿拉伯人高超装饰技艺令人赞叹不已,整个庭院就是对天堂想象的物化。。
庭院中间的净手池
,曾在印度新德里红堡见着另一个更令人心动的,充满肌肤感!

玻璃窗上点缀的小鹿剪影贴花,亦颇具艺术性。
想像着500多年前,伊莎贝拉女王也这么凭窗而立,深深地珍爱这份人类文化的瑰宝。





占领格拉纳达后,天主教君主并没有大面积毁坏原有建筑,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德夫妇在阿尔罕布拉宫设置了永久性住所。
同样在1492年,探险家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在阿尔罕布拉宫觐见伊莎贝拉,游说其提供远航的资助。同年8月,哥伦布的船队抵达新大陆,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西班牙王国携统一之势,以伊比利亚半岛为根基,急速发展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帝国,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支配全球海洋达一个半世纪之久。
……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宫和阿尔贝辛摩尔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en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