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读史(86)-古滇玛瑙管(珠)器

分类: 司令读史 |

《珠子的历史》新石器时代的西亚珠子
西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出土物之一就是珠子。墓葬中的主人浑身缀满奇珍异宝,所以其中大量的珠子表明,古代社会中的珠子非常重要。考古证据也显示,人们很早就开始生产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珠子。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8000年之间,约旦河谷的那图夫(Natufian)人用石头、贝壳和骨头制作珠子(彩图8,9)。安纳托利亚(Antolia)的Catal Huyuk出土过本地铜制作的珠子,以及蛇纹石珠和孔雀石珠,阿纳托利亚始建于公元前6250年。阿富汗、伊朗、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公元前7-8千年的遗址,还出土过很多玄武岩、石灰石、滑石、黑曜石和象牙的珠子,其中偶尔还可以见到更硬的材料,比如玛瑙和红玉髓玛瑙制作的珠子。
新石器时代的西亚制作珠子的技术总体来说还很原始。典型的珠子形状包括圆片形、圆柱形、桶形、扁平的长斜方形,这些形状利用有限的技术和工具就能加工出来。不规则形状的珠子和石头珠子只是用原坯简单钻孔就拿来悬挂佩戴。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珠子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有些贝壳和黑曜石例外,后者需要从外地运来。早期西亚的黑曜石珠子产生的时期,其贸易主要用来运输实用物资,而非这些装饰物。大多数进口的黑曜石都拿来制造刀刃。黑曜石在珠子制作中的应用处于次要地位,只有当黑曜石加工的边角料足够多时,才会拿来做珠子。
苏美尔人的乌尔城遗址的王室墓葬,特别是普阿比女王的墓葬中,存有古代世界最耀眼的珠子。一些墓穴的年代跨度有五百年(公元前2600-公元前2100年),覆盖了三个时期:早期王朝第三期(Early Dynastyic III),阿卡德时期,后阿卡德时期,每一时期都发现有特定的珠子。普阿比女王的珠子年代可最早追溯至早期王朝第三期(公元前2500年),当时乌尔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强盛的城邦。这些珠子主要由五种材料制成:红玉髓玛瑙、青金石、玛瑙、金和银。乌尔珠子所蕴含的复杂的金加工工艺以及石头的抛光技术和精确切割技术,都显示了全职手工艺人的技术、手工艺和艺术水平的加速发展(对比彩图6和彩图10)。
制作这些珠子所用的材料都是进口的,见证了当时的统治者保护商路和建立外交盟友关系的能力。从王族墓葬出土的珠子不仅尺寸最大而且色彩最鲜艳,这也从侧面显示了当时王权的至高无上。
下图:河谷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谷: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600年期间珠子和珠子原材料的分布图。
彩图14,金丝工艺珠,乌尔(Ur)墓葬出土,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如今的金匠人常用的工艺,包括珠粒工艺、金丝工艺和珐琅工艺,当时的苏美人都已经掌握和运用。珠子长度为3.37cm,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彩图15,圆柱形印章珠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但伊拉克的阿拉帕齐亚(Arapachiyah)出土过更早的滑石珠子,上面有原始线纹,应是作为印章使用的,其年代为哈拉夫时期(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5000年)。使用阴刻纹石头珠子在黏土上进行戳记,表明当时处于村庄农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时期。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印章就被发明出来,作为记录商业买卖的方式。这件青金石圆柱形印章珠和灰泥印板发现于乌尔,其年代为公元前2400年,长度为4.1cm,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我们现在只能猜想当时的西亚早期人类制作珠子的环境和条件。虽然那时整个社群都常年劳作不休,但冬季还是有些空闲可以让农民从事手工艺。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产生,于是出现了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人士,其中就包括全职手工艺人。专职人员的出现,正是新石器时代地方农庄向大规模区域化城镇文化过渡的典型表现。
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期间,出现了三个以精耕细作农业为基础的早期文明中心,分别是美索不达米亚河谷、埃及河谷以及印度河谷。三个中心都是等级社会,都存在商人和教士阶层、军事与皇室阶层,这些阶层手中掌握和聚集着社会财富。社会阶层的差别,也反映在装饰品的展示中,其中就包含了珠子这种装饰物。这也是珠子首次作为社会身份的象征物,平衡甚至超越了其仪式功能或通灵功能。珠子作为护身符和身份象征的双重性,成了贯穿古代西亚、埃及和地中海地区的一个普遍主题特征。
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教士与国王雇佣全职首饰工匠为他们服务,这种赞助方式使珠子制作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一件项链的精良程度,不仅取决于其做工,还依赖其使用的原材料的珍稀程度。这些文明所从事的商业活动中,除了获取生活基本所需之外,大量的贸易是为了寻找这些珍稀的矿物和金属以及海洋产品,由此引发了商业路线的极大扩展,遥远商路的开辟成为其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3这件红玉髓玛瑙蚀刻珠来自乌尔(Ur),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左右。其制作工艺流程为:先用泡碱(白碱)在珠子上画出图案,然后加热,这样设计图案就能渗透进晶体结构,成为珠子材质的一部分。类似手法制成的同样材料的珠子在乌尔被大量发现,印度河流域以及阿富汗都有类似发现,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它们的制作地点位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其存在和分布证明了三个地区当时存在接触。这个珠子的宽度为1.65cm,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到了公元前2000年,西亚、埃及和地中海之间有了活跃的商业往来。海路运输作为陆路交通的补充选择发展起来,后者常常费钱又危险。随着谷物。铅金属。铜金属和宝石的贸易交换,风格概念和技术知识也在各文化之间相互传播。
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珠子反映了埃及和西亚文明的共同影响。碾磨、拉丝和锻压工艺都从西亚引进到克里特岛,时间是公元前2000年。到了公元前1700年,三种工艺都已经为米诺斯人掌握,并加以有效改造以适应当地品味。米诺斯收到植物、动物和海洋生物造型的启发,在艺术中极其有创造性地模仿了这些形状。
到了青铜时代晚期(公元前1300-1200年),从铜的贸易中取得的财富使塞浦路斯繁荣起来。这一点从当地的金珠首饰上可以得到反映。米诺斯和迈锡尼的风格影响在图中从顶数第一和第二条项链的八字形盾牌纹饰上看得出来。
上图这组金珠项链是从一个小镇独栋房子的庭院中出土的,地点为塞浦路斯的Enkomi。年代为公元前1250年。从顶数第二条项链的长度为25cm,大英博物馆藏。
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紧接着的帕提亚人的统治政权(公元前249-公元前226年)与罗马帝国和中国的汉朝都有贸易往来,并在丝绸贸易中充当中间商获取利润。许多西方的主题纹饰都融进了他们的文化之中,现在的伊朗境内各地出土了大量的罗马和帕提亚的石头珠子和玻璃珠。(彩图42)
http://image105.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4/2208/97259965_1
玻璃和玻璃珠子的起源同样与西亚有关,可能就源自苏美尔。最早的玻璃制品样品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其年代为阿卡德王朝时期(公元前2340-公元前2180年)。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也发现过最早的玻璃制品。位于现今伊拉克巴格达以北130英里的叫Nuzi的胡立人(Hurrian)定居遗址,出土过大量(超过1万1千颗)工艺精美的玻璃珠,其制作工艺各异,年代下限为遗址湮灭的公元前1400年;Nuzi属于当时米坦尼王国(Mittani Kingdom)的一部分(见时间轴311 和312)。
古代阿富汗是石头珠子的原材料和成品的主要供给地。这与其多山,且富含矿物的地貌有关。阿富汗为伊朗、印度、中国和俄罗斯所包围,商贸往来必经过此地,使之成为物质和文化的重要传播中枢,同时也是东西方的战略要冲。
阿富汗历史工艺一直为人所忽视,其实它不只是原料产地。阿富汗出土的那些公元前2、3千年的珠子与乌尔皇家墓地出土的工艺品都能一一对应(见图11,11a,28)。这些珠子在阿富汗的出土量很大,所以可以合理推测它们就是本地生产而非进口的。
阿富汗的制珠高潮期结束于公元前1600年,这与巴比伦帝国陷落正好同时。南部贸易的衰落,支撑珠子制作的市场需求和经济结构都随之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