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
我们比原计划晚三天到的耶路撒冷, 仅能有一天安排在老城, 仔细研究行走方案做不到了,
一心只奔着哭墙和苦路两个主要目标而去。
找着最主要的出入口雅法门JAFFA
GATE,历经数千年无数次战争的城墙城门整整齐齐环境优美, 显而易见是经过良好修缮的。
门洞巨石地扳承载着丰富历史的磨砺,或苦难或荣耀泛映在透心的润色,令人肃然起敬。
进得门是亚美尼亚区,似来到某南欧小城。
耶路撒冷老城示意图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宗教名城耶路撒冷老城现存城墙是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由苏莱曼大帝下旨在1535-1538年间重建。城墙平均高度约12米,厚2.5米,共有7座开放的主要城门,分别是:新门
、大马士革门、 希律门 、 狮子门、 粪厂门 、 锡安门 、 雅法门。

这七座城门保存至今,成为耶路撒冷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圣城还拥有几座被封闭的城门,其中最著名的为金门。
浓浓的宗教氛围扑面而来.


耶路撒冷老城最高处, 大卫塔, 里边是个博物馆The Tower of
David Museum,没时间去看。
按圣经记载(公元前11世纪),大卫征服耶布斯人的城堡就是耶路撒冷老城的前身,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扩建了老城。公元前440年,巴比伦之囚返回的犹太人也重建过城墙。然后又是希腊罗马时代,
悲惨地被哈良德皇帝驱散世界各地, 犹太人的耶路撒冷老城告一段落直至20世纪的犹太人复国运动。
7世纪穆斯林占领耶路撒冷,1099年十字军夺回耶路撒冷,1219年,阿尤布王朝苏丹Mu'azzim(库尔德人统治者,萨拉丁的后裔)彻底夷平了老城城墙,122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特烈二世与穆斯林的埃及条约重又收回耶路撒冷(唯一一次靠谈判取得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东征),并自任耶路撒冷国王。1239年重建城墙,但很快被穆斯林毁坏。1243年耶路撒冷重回基督徒手中,城墙又被修复。1244年老城又被花剌子模鞑靼人严重摧毁。
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城墙是1538年由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大帝所建,一圈大概有4.5公里长。
穿进巷子,司令小兵完全失向而行。
反正时间还早,随处走走看看的老毛病任其泛滥。
生命树

老城似地上地下两层...
犹太教灯台(、Menorah),犹太人一个最古旧的标志,象征摩西在西奈山看到灼烧的灌木。也叫七柱灯,两河文化生命树的变体。
曾经的罗马大道The Cardo两侧的石柱,
现已是地面下挖掘出来的遗迹 , 在当时可能是临街的商铺。
这城市上下4000年太复杂,第一圣殿时期(公元前960-586年),哈斯蒙尼王朝时期(公元前1世纪),希律王(公元前37-4年),以及罗马、拜占庭、十字军和土耳其时代的建筑遗迹都有......
迦南人、希伯来人、希腊人、十字军、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丰富的历史文物交错叠加......
我们分不清
,尽管走走四处看看胡乱发发怀古之幽情,而已。
而今,老城依然生活着不少原住民,分为四个宗教区域,犹太区丶伊斯兰教区丶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
整个上午,我们主要行走在犹太区JEWISH
QUARTER。
也有许多看起来是外地来的寻经问道犹太教信徒。
气质普遍的沉静!
拉比Rabbi打扮的不少, 后来司令被这扮相的仁抱住直接索要
money ,怎么回事?!
看到天真烂漫孩子们队伍后拕枪保护的大叔 , 司令小兵真的被震了一把。
资讯发达的今天, 对以色列人携枪行街早已熟知,
当真正面对真正感受到那种凛然之气 , 作为外人,我们也难说平静!
第二天我们踫到的士兵~ 看着这阳光灿烂还带几分稚气的脸, 和他们随时投入战斗的必然与坦然 , 联想到十多天来在阿拉伯国家遇到的年青人,
每每听到我们將去以色列, 立马正色"他们是我们(阿拉伯)的敌人!"... 阿以青年都那么朝气蓬勃清新小鲜 , 却如此敌对随时以命相搏,
想想都让人黯然神伤背着寒风!
保卫土地保卫生命保卫面包与酒, 常备不懈如此 , 世界独此一家。
一阵激昂鼓声吸引我们循声而致。
似乎是个宗教或宗族活动。
欢愉的场面是我们以色列概念之外。
胡瓦会堂HURVA
SYNAGOGUE作为耶路撒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是犹太人心目中的圣地。我们坐在小广场树萌下,看云舒云卷,人来人往。
犹太教堂(或称犹太会堂),相对基督教堂或清真寺都显得很朴素,由一个主要的祈祷房间和另外几个比较小的研究和学习犹太教(Judaism)《圣经》的房间组成。许多教徒聚集在一起祈祷是犹太教(Judaism)的特点,理论上可以在除了不清洁的地方以外的任何地方祈祷,但根据犹太教律法,成年男人一天必须由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祈祷三次,犹太教堂最早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设立的。犹太教堂的传统是根据耶路撒冷的神庙为原本的,但耶路撒冷的神庙并没有留下可以仿效的图象,因此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堂建筑各式各样,受到当地的文化和其他宗教影响很大。
1948年5月27日,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军团摧毁了胡瓦会堂。现在这座是2000-2010年间新建。
一般犹太教堂有两位领导,一位是大家公选出来维持教堂事务的主席,另一位是由主席选定的负责宗教事务的“拉比”(相当于西方的神父)。许多犹太人并不去教堂,只是陪同几个固定的同伴在一个固定的房间内祈祷,也有在繁忙的商业公司工作的人自己祈祷。
*一般犹太教堂内包括有一个“圣约柜”,保存《摩西五经》卷轴;
*有一个大台子,是为了诵读摩西五经时使的;
*还有一个犹太人的象征七烛台,据说是来源于摩西看见西奈山上的橄榄树在燃烧;
*此外还有一个面向圣约柜的小讲台,为拉比站在上面领导祈祷用。
宜人的胡瓦会堂广场。旁边相似建筑顶上不是犹太教和犹太文化的标志--
大卫之星(Star of David),而是伊斯兰教的初月标志,应是个清真寺?

转身,穿进的是巴勒斯坦-穆斯林社区。
直观看确实混乱些, 走进去却是更丰富与活力,,,
司令还有意外收获,在这买了一公斤牛肉, 是我们这次中东行(也是历次国外行)的最贵一次~为过90元/公斤。

去圣殿山哭墙,必须穿过巴勒斯坦社区,
在我们看来相当的平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