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读史(四十三)- 曾侯乙墓中的埃及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司令读史 |
簋 --
这是中国人饮食喜欢汤汤水水的源头么?
很显然,
那时代是分餐制 .
专人专用
金盏
漏匙
以上是炊具食器, 下面一列是盥洗之器
洗手洗脸也那么隆重, 那是何等的虔诚 , , ,
司令突然似明白了孔子痛心疾首的"礼崩乐坏"之所指~ 整个社会的形式感仪式感没有了乱了,
社会的虔诚心丧失了 !


(参照一下)
建鼓铜座 印象中这与曾侯乙编钟同为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植而贯之,谓之建鼓”。

形制似曾相识,

棺椁

曾侯乙外棺, 请注意那小门, 图坦卡蒙外棺也开有的,
据信都是留给灵魂的出口 。(网上图片)
《荀子·礼论篇》曰:“天子棺椁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庄子·杂篇·天下》曰:“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天子棺椁七重”应为天子“三椁四棺”,“诸侯五重”应为“二椁三棺”,“大夫三重”应指“一椁二棺”,“士再重”则为“一椁一棺”。
棺椁纹饰
曾侯乙内棺。(网上图片)
曾侯乙编钟。(网上图片)
“十”字也是非常古老的一种符号,来源于公元前5500年前西亚苏美尔文明的哈拉夫文化,十字和十字的各种变形(各种卍字符等)很早时候就开始了全球扩散。
安卡(ANKA)是古埃及的神秘符号之一,古埃及的生命护身符,又叫“埃及T形十字架”,或“生命之钥”,
以色列伯利恒 , 世界第一座基督教堂~圣诞教堂4世纪的马赛克地板 。

曾侯乙墓出土的玛瑙串珠
曾侯乙墓出土了173颗蜻蜓眼古玻璃珠,这是最典型的古埃及饰品,
可惜这次没有随展。(网上图片)
2014年,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与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密切合作,采用高性能便携式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著名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蜻蜓眼玻璃珠成功进行了原位无损检测。研究确定了这些精美的玻璃珠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体系,采用锑基、锡基化合物作为着色剂、乳浊剂,符合西方常用玻璃的化学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特征,与兴盛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铅钡玻璃不同。结合器型、纹饰的分析结果,研究认为,此次检测的蜻蜓眼玻璃珠的制作技术应该是多元化的,且可能来自于古埃及或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彼此之间有相互交流的不同制作中心。
曾侯乙墓蜻蜓眼古玻璃珠 (网上图片)
战国语汇”随珠和璧“ 珠即蜻蜓眼 。
马车

相关博文: 幅条轮车 滚滚西来
车軎
车軎
车辖
“軎”、“辖”位于两个轮的外侧,用于固定车轮,将軎套于轴的最外端,防止轮子脱落,轮子绕轴转动。辖是穿过軎与车轴的一个销子,将轴与軎销为一体,辖上有一长方孔,穿入皮条又防止了辖的脱落,若辖脱则軎脱,軎脱则轮脱。今天的“直辖市”、“管辖权”、“辖制”等词汇都表达了管束的原意。
~~~~~~~~~~~~~~~~~~~~~~~~~~~~~~~~~~~~
粗缯大布裹生涯,
后一篇:驴行西去4 - 埃塞俄比亚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