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司令小兵
司令小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162
  • 关注人气:1,8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那边印度行(10)--  一家人的“大壶节”

(2013-05-19 20:45:25)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3山那边印度行

  

   昆巴美拉大会Kumbh Mela 是印度一项传统的宗教节日,距今已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就已提到该项恒河祭节庆。
 
   传说中,众神为保护一个装着能让人长生不老琼浆玉液的壶,与群魔展开争斗。后来,大神因陀罗之子设法偷回了大壶,却在返回路上,不小心将四滴甘露洒落,就此形成了恒河之滨的四大圣地:位于恒河畔的哈瑞德瓦尔(Hariwar)、乌佳恩(Ujjain)、纳西克(Nasik)与阿拉哈巴德(Allahabad)。为了纪念这个传说,印度教徒根椐星象历算,选出最吉祥的日子,每隔12年,在这四个圣地轮流举行地球上最盛大的宗教庆典。所以,恒河祭又被称为“大壶节”(Pot Fait) 
  
  2013年1月14日,“大壶节”是在印度的北部城市阿拉哈巴德举行。在为期55天的朝圣活动期间,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圣者、苦行僧、沙督、贤哲和喜馬拉雅山山洞里修行的瑜珈士来到阿拉哈巴德,圣人们会进行真理、哲学等辨论会,也会为信徒指点迷津; (今年过亿)印度教信众以最刻苦的方式生活,住在帐篷或修行所里,吃最简单的素食,每天沐浴净身。他们相信,在这些吉祥日能到恒里沐浴,将能清净自身的罪孽,并且断除生死的痛苦。
  
  我们恰好遇上这12年一次的大典,特别调整行程,遗憾地放弃卡修拉霍khajuraho性庙,来到恒河两大源流的汇合处阿拉哈巴德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第一眼看到恒河滩上的帐篷城,怎一个惊讶了得~~ 完全被这宏大场面所震憾!
  行驶在著名的阿拉哈巴德大桥上,司机无比自豪告诉我们:这就是伟大的恒河Ganges与亚穆呐河Yamuna,以及萨拉斯瓦题河Sarasati三条河的交汇点。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在我们看来,这一切犹如神迹般不可思议。究竟是什么样的坚定力量,能让亿万信众倾其所能来到这条万古恒新的大河边,身心投入其中,了却一生宿愿,感悟它给人内心带来的神圣与震撼?!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人们各种交通工具或苦行而来…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风餐露宿…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拖儿带女…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随流湧进…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终于一个方向…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那就是,心中的圣地--恒河!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做为茫茫然夹在印度人民海洋中的旅游者,我们花了近一小时,约四公里从停车处走到了河边。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两岸聚集的人望不到边… My God!此情此景,小心翼翼躲开密集处的我们,对“人山人海”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标准。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遇水而欢的情绪是人类之大同,此特别的是每一位印度教徒恒河沐浴,多了份庄重与虔诚…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面对全情陶醉投入河中或心满意足浴后更衣的人们,我们一时自觉很不适应,东瞧西看不知如何观赏这一世界奇观,更谈不上融入其场气中…不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不了解他们的宗教仪规、体会不到他们的情感寄托,我们也只能记录一些画面,仅此而已。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恰我们旁边一大家子十几人,做了俺镜头的样本…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相携,入浴…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掬水,祈祷…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灌顶,祝福…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散花,礼河…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另一家,父亲帮助女儿…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没顶,净洗…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女儿呛得哇哇直叫,父亲颜开释怀…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好一个彻头彻尾~~不一会儿,缓过神的女儿亦一脸满足开怀,与家人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中。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回头这家人,还在继续他们的仪式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估计是家乡带来的水,仪式化地直接汇入圣河。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对于印度教徒而言,人生四大乐事----住瓦拉纳西、结交圣人、沐饮恒河水、敬拜湿婆神。在阿拉哈巴德“大壶节”,四大乐事皆可占全…看看他们的神情,易可洞悉他们的内心有十分的满足!
 (看这三位大叔的装束,应是锡克人,按说不应出现在印度教的圣典,不知为什么?有印度通的筒子请支教。)
 
山那边印度行(10)-- <wbr> <wbr>一家人的“大壶节” 而我们,很另类的无神论者,感染在浓重的宗教氛围里,淘淘手,也算到过圣河浴过圣水矣。
 
 
 
 
 
~~~~~~~~~~~~~~~~~~~~~~~~~~~~~~~~~~~~~~~~`````````
 
 

   百度百科: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

   所谓“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这种综合性、多样性使人们很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明确的定义。

 

  (世界四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人数不少却没列入,只因印度教并不属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印度教实际上可看作一种系列的哲学,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教义及解释因地域与阶层不同而有差异。印度教有三大神,更有数不清的神,并且人人可以随时创造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神。--本博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