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与家人休闲在大明山,画面所表达的是保护区旅游服务区域,乃万顷一隅,非大明山保护区的核心所在。本星期博主招集几位驴友,参加了两天大明山水文地质勘察和旅游资源调查,深入原始林区。时尚活泼的驴友给艰苦的野外工作增添许多快乐和色彩,两位资深老驴对户外旅游开发的建议也甚的甚益。

循着护林道上到1100米高程,小车进不了了。保护站的小四轮及时赶到,我们要靠它进到沟里,老驴余生戏滤地喊道:站长专车到!...众人一阵轰笑。

上得站长的专车,意气风发地出发!

...想起胡志明小道。

8公里,颠了一个钟,

来到峡谷中的朝阳保护站点。

立即开展工作。


时近中午,站里同志张罗吃的,五花肉原生竹笋香菇...

还有山泉冰镇啤酒。

... 肉剩的多,竹笋等自采的野菜抢光光。

抓紧时间进沟。

刚开始,隐约有护林道。


很快需劈荆斩棘而行。


红帽的胡总是广西地质水文方面的顶级专家。


专家是沉闷的,mm是灵动的!
工作是辛苦的, 游玩也是辛苦的,当工作与游玩相结合...当然是欢乐的!

干什么?俯卧撑吗!...哦,原来是示范饱饮山泉水。




这就是传说中的过江藤!没有参照物看不出大小,实不比俺小腿细。

这张是它的根,有芭蕉树比较,看出大概有俺大脚粗!









奇花异果太多了,举两三例。




快到山脚,又走到人工活动区域,据说此潭时有裸泳。


司令的脚,驼着200斤的胖子,山行2小时溪行4小时,还行。
最后一段原有路,定似台湾88水灾效果,冲毁了。
攀岩而过,对于这个由驴友地质工作者林保工作者组成的队伍,不是难事。

下到山脚村庄,天己傍黑。

明显不同是能吃的东西多了去。



村民热情召乎,又饥又渴的我们自然不好推托,谢了!

有树下的也有上树的。

收获不少!

等到保护区管理局的车来接,结束工作的一天驴行的一天欢乐的一天。
给一张大明山峡谷照。
照片表现不出其雄阔,这沟有600多米深,1500米宽,十几公里长,沟里全是原生态森林。
我们钻的是另一条沟,比这稍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