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2008-11-15 13:24:24)
标签:

杂谈

分类: 2008跨越喜玛拉雅

    之前对尼泊尔了解并不多,只是皇室惨案、尼共通过议会制当政等新闻层面的资讯,和一些诸如廓尔喀军团、夏尔巴人、西方人的极地旅游目的地等少量概念性信息。初识尼泊尔,刺激很大,用目不暇接、应接不暇形容不过分,所有的感观(听、视、味、触)刺激巨大,一并齐来。

   给我的第一印象:拥挤、混乱、嘈杂….城市道路狭窄、陈旧落后、随街摆卖、甚至当众路边小便….相当的消极。但只是尼泊尔的一面,另一面,积极面:色彩斑斓、民性平和善良友好、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艺术与历史氛围;自然风光壮美(与西藏的壮阔荒凉不同,是雄壮与秀美),从世界最高峰到峡谷急流到恒河(特赖)平原,也就百多两百公里,风光变化万千如海拔的上升一样快,尤以“门飘稻香蕉影,窗含雪岭冰峰”最为典型。从繁华都市走来的现代人,自然有“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的隔世感,这就是尼泊尔。

    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喜马拉雅地区最发达的城市文明,加德满都山谷的三个伟大的古代王国-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世界级建筑艺术遗产。行走在当地人川流不息的世界文化遗产杜巴广场间(不同的是我们是游览,当地人是生活),或拥挤在几百年前的古老街区里,或坐在巨大而精美至今还在使用的公共汲水池旁,总有些问题在闪现?是怎样的经济能力创造这样的文明,又是怎样的力量护佑这一文明保存至今,这就是尼泊尔。

    还有她的国际化。英印时代的影响,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西方旅游者的培养,造就了一个天下来客皆适宜的旅游环境。英语为通用语言,只要是在外工作的人,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通通都会简单或不简单的英语。游客特别是我们这种早把英语还给老师的游客,讲不成句不要紧,单词就行,不会讲也不要紧,拿本旅游手册就行,再不行也不要紧,肢体语言也通行….放心,没人把你当猴看。

    有一天极想喝口白糖水,找了一家杂货店,却忘了白糖英语怎么讲(这就是我们学而不用的悲哀,最基本的单词都忘了),于是拿起一把糖果对“烧鸡”(尼泊尔“老板”)说:“White…small…”

    “烧鸡”愣了一下,从后面舀了一些白糖。

    “Yes”然后我用笔写下“1/4kg”。

    “Yes”,老板没嫌我买的少。

    “How much?”到尼泊尔我马上弄清了How much和How many 的区别,前三十年怎么也分不清。

    “fifteen  Rs”,跟国内价钱差不多,皆大欢喜,一高兴又买了两小包印度产雀巢咖啡,超贵,还不好喝。

    在尼十多天,无论城市乡村,时时感受到当地人没把你当外人的温情,当地人的生活似乎也不受众多的旅游者影响,没有特别的惊艳和企索。像无处不在的庙宇神灵一样,我们倒成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来自别个世界的风景或是值得尊重的大哥大姐罢了。这样说并不过分,与我国的神不同,尼泊尔的神大多没那么高高在上、落寂座远,就在生活中,就在街边路口就在隔壁,非常亲近。

    很值得一提的还有尼泊尔的旅馆饭店,不论大小或高级或大众,或新或大多不新,干净舒适,客人至上,一个店一个特色与味道,让人离开后还时常想起。

    这就是尼泊尔。

 

最初入住的藏族人开的拉萨酒店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酒店早已不新,但厚重扎实不仅钥匙 -- 喜欢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厅堂尤其宜人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三天后黯然退场,却留下高兴的纪念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转而入住中国人开的凤凰宾馆,很尼泊尔的大堂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博卡拉的HOTEL ANGEL(天使酒店),安静与舒适,楼上面对着雪山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蓝比尼乡村酒店,许多旅游手册上都有介绍,对其简陋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友好的尼泊尔人,看我们冒雨在国旗下照相,热情地撑个伞来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指完路,右边这位口照女警挥手一拦,让我们走上正确方向,若惊了好一会

跨越喜玛拉雅(7)--山的那边尼泊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