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不是“小儿科”
(2008-11-16 01:27:22)
标签:
儿童文学评论老臣作品杂谈儿童文化教育 |
分类: 儿童文学论坛 |
|
儿童文学,曾被一些人视为“小儿科”,名牌作家不愿涉及,成人读者避而远之。最近几年,这种偏见渐被抛弃,儿童文学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儿童文学佳作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系列长篇少儿小说丛书的问世,如《鸽子树少儿长篇小说丛书》、《猎豹丛书》、《棒槌鸟丛书》、《花季小说丛书》、《金犀牛丛书》、《自画青春丛书》、《红辣椒长篇小说创作丛书》、《大幻想文学·中国小说》、《小布老虎丛书》、《金太阳丛书》、《七色草文学丛书》。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曹文轩的“成长小说”三部曲(《草房子》、《红瓦》、《根鸟》)、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以及从维熙的《裸雪》,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梅子涵的《女儿的故事》,董宏猷的《十四岁的森林》,沈石溪的《一只猎雕的遭遇》,关登瀛的《西部流浪记》,程玮的《少女的红发卡》,张之路的《第三军团》、《有老鼠铅笔吗》,张品成的《北斗当空》,郁秀的《花季·雨季》、《太阳鸟·我的留学,我的爱情》等等。
《大幻想文学·中国小说》的出版,为进入少年儿童的心灵世界,开辟了一条理想的通道。《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标志着幽默精神已经渗入了儿童文学的新领域。《刘先平大自然探险长篇系列》、《生命状态文学丛书》的出版,开拓了大自然文学发展的崭新之路。
眼下,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四代同堂,各显神通,优势互补。第一代,为严文井、袁鹰、郭风、任溶溶、叶至善、梅志……仍在密切关注儿童文学,偶有新作问世;又如任大星、萧平、柯岩、赵燕翼、谢璞、吴梦超、葛翠琳、金波、叶永烈、张秋生、孙幼军……仍在勤奋笔耕。第二代,如曹文轩、秦文君、梅子涵、黄蓓佳、陈丹燕、郑渊洁、高洪波……是当今儿童文学的主力军。一些成人文学作家如肖复兴、王安忆、王小鹰、陆星儿、方方、赵玫、刘心武、毕淑敏……有时也加入这支队伍。第三代,如张洁、殷健灵、祁智、老臣、曾小春、彭学军、徐鲁……是极富活力的生力军。第四代,多半是近年崭露头角的大中学生,如韩寒、郁秀、萧铁、金今、杨哲、彭清雯、唐玥、黄思路、矿矿……是儿童文学大军的新生力量,尽管有时媒体炒作过火,但他们的潜力确是不容忽视的。
儿童文学,肩负着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综合素养、陶冶道德情操、铸造崇高品格、净化精神世界的重任。面对21世纪,儿童文学理应弘扬理想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旗帜,理应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科学、贴近儿童的心灵。儿童文学,有着成人文学无法相比的数以亿计的庞大读者群。儿童文学绝不是“小儿科”。可以预见,我们的儿童文学必将立足中华,走向世界。在新世纪,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儿童文学大家,需要有世界影响的儿童文学巨著。儿童文学的前景无限美好,无比辉煌。 ○吴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