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航站楼成功转场分析总结
(2014-01-01 09:30:24)
标签:
krc航空机场开锐咨询杂谈 |
分类: 民航杂谈 |
注:为了T3航站楼的转场工作能够顺利展开,首都机场已经全面认真地仔细筹备了一年多。从目前的进展来看,首都机场也确实已经非常顺利地完成了部分航空公司的转场工作。此次开锐咨询仍然对机场的转场工作进行研究,是希望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总结转场工作展开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以供首都机场参考,也希望能够对首都机场待完成的部分转场工作顺利进行有所帮助。
1.2008年2月29日,在首都机场,共有六家航空公司转场至3号候机楼运营。按照规划,其他需要入驻三号航站楼的十余家航空公司将于3月26日凌晨,完全进入3号候机楼运营。机场顺利转场是新航站楼成功投入运营至关重要的一环。
2.机场转场从操作次数来看,可分为一次转场和多次转场。一次转场在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因为所有的飞机、人员、设备、资源、信息等都必须一次性完整及时准确地转移到新航站楼。而多次转场,则在每次的量上较少,且一旦转场产生问题,能将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解决,并能对之后要转移的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故目前大部分机场都采取多次转移方案,以控制风险。
3.从时间上说,一个新机场(或航站楼)的投入使用,需经历几个阶段,包括机场建设,设备测试,转场演习,再到完全运行。机场转场是实现从设备测试、转场演习到完全运行的阶段,前面设备测试、转场演习充分和全面的检验是后面完全运行顺利进行的保证,特别是转场演习,更要求各单位的联动配合。通过演习暴露出来的问题,收集到的各项资料能对机场在正式运行前进行调整,通过多次演习,不断的暴露和改进问题,以达到最完美状态。如广州机场进行了三次演习,香港机场就进行了五次,首都机场进行了六次。
4.从转场具体实施内容来看,转场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从机场内部来说,既要保证硬件设施充分有效,也要保证软件服务的高水准。
1)在硬件上,要保证所有的设施全部到位,并运转正常,它包括两种情况:
a)需从旧机场(航站楼)转移资源到新机场(航站楼)的,如设备、资料的转移,就既要考虑设备、资料的完整性,保证所有需要的设施都转移到位。同时也要考虑转移的时间,包括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到场后的安装问题。保证设施不会出现延误。
b)在新机场(航站楼)装配新系统的
i.信息系统,这是机场正常运行非常关键的部分。不仅新航站楼的航班数据源和航班数据管理要能顺利启用,并要与旧航站楼的系统进行连接,保持机场整体航班数据的统一和运行规则的一致。信息系统的重点在于数据的衔接,这些都需要提前对它进行测试,并要进行实际运行演练。
ii.各种新设备的调试和运行,一定要充分测试,特别是要在高峰时段测试,包括值机系统、安检系统、行李分拣系统、登机设备等。如香港在转到赤腊角机场时在货物运输方面就遇到了问题,由于在一号航站楼堆积了大量货物,以及软件调试和机械问题,机场货运站启用后不久就对大部分货物禁止出入港,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恢复正常。
iii.设置清晰的引导标识,做到简单明了,使乘客不迷路。
iv.各相关商家和服务单位也要准备就绪。
2)同时软件服务也要跟得上:
a)人员招聘和培训要先进行,保证工作人员熟悉新机场的设备和新机场的服务环节。
b)配备足够多的问询服务人员,以保证旅客能及时获得帮助。
c)要对机场内部运作程序进行模拟,确保机场内所有单位之间的良好协调。
5.从机场外部来说,机场要与各单位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新航站楼的顺利启用。从涉及单位来看,要有各方的紧密配合,包括机场本身,建筑承包商,航空公司,服务提供商,商业承租人,空管,政府主管部门。这样才能保证机场的各项设施服务都能准备就绪。同时对公众的宣传也很重要,提早让公众获知航站楼的变更,使他们能对个人出行或货物运输及早做安排。而一旦某个环节遗漏或做得不到位,就很容易出问题。
1)机场与航空公司的配合,如飞机的转移方案,不同航空公司在新旧航站楼的分配,以及机位资源安排分配,都要及时通知航空公司并与之沟通。如最近希思罗机场的一些航空公司就对自己在转场方案中被安排到旧的航站楼表示不满,认为希思罗机场过分优待英国航空,把新的、效率高的设施给它。
2)机场与其他客户的配合。机场、航空公司,要事先将转场安排及时准确通知乘客、货代、货主等。如2007年迪拜机场的部分航空公司从机场南端的迪拜货运村迁到了机场北部的新5号货运航站楼,迁移的航空公司包括汉莎、阿联酋航空、Dnata等。机场方认为该项举措确实提高了货运代理商的货物处理速度;而航空公司则怨声载道,原因在于机场只提早一天通知航空公司关于货运楼的变化,航空公司在迁移的过程中无法与客户取得及时联系,同时货运楼未被充分测试,还有磨合问题,导致航空公司货物处理速度大受影响,并且遭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评论:
1.各机场在转场所采取的方案的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1)首先,从总体上说,机场转场工作应有统一的领导,还要有一个总体规划。这样才能领导督促协调所有相关事宜按计划进行。如白云机场就专门成立了转场办公室,制定《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转场搬迁实施方案总体框架表实施细则》等文件;首都机场设立首都国际机场运行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各专业工作组计划和方案。香港机场设立由机场协调的,有各相关单位参与的转场工作组。同时为保证机场的顺利转场,在必要时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请其他实施过转场经历的人员参与其中,能提供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2)其次,从转场过程管理来看,也要有一套准则,这可参考业界的标准,如AOR(机场运行准备)这一机场运营筹备的通用管理方法,制定完善各类运行标准及应急预案。香港机场和首都机场在各自最近转场中都采用这个标准。
2.转场常见的问题多发生在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及时不充分上,以及设施的调试检验不足上。然而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有可能在前面的测试和演练阶段就暴露出来并加以解决的。
机场的转场工作是个系统的工程,但它本质上是对已知的工作换个地点运行,因此其难度并不是在技术上,而在于态度上,方案具有系统性和细节性。做好转场工作的关键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其次要有统一领导规划,最后在具体实施上要有全面而细致的准备和演练。只要做好这些,转场就只是一次搬家。
资料来源:
1.开锐管理咨询数据库
邀约采访或咨询,请留言!
或联系在中国的开锐
网址:www.krgroup.com.cn
电话:400-886-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