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
(2009-05-21 10:40:11)
标签:
法律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继承人杂谈 |
分类: 法律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
刘自主/文
在此问题的处理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蔡某的说法合理应该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蔡某的继承问题应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程序来处理;第三种观点认为郭某之父作为承包经营主体的户已在A镇B村消失,承包方已不存在,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地三十一条之规定蔡某和郭某之子只有继承老庄基和其它地面附着物的权利,无权继承承包地。同时,郭某之子和蔡某二轮土地承包时已在C乡D村取得承包地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对第二种观点予以否定。
《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的规定蔡某断章取义,其完整规定为“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由此可见,这一问题法律应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l条第2款规定:“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该法第50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不难看出,法律对是否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是以承包土地的不同而作出的不同规定:对林地和以其他方式承包(即商品化承包)的土地,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而对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未明确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依立法解释,原因有二:一是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家庭中部分成员死亡,作为承包主体的承包农户还存在,其余家庭成员以该承包户的名义继续承包,不发生继承问题,无需再作明确规定。二是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保障承包者生存条件的权利,承包的全体家庭成员死亡后,其权利便丧失并自然添加于其他承包家庭。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出发,为缓解人地矛盾,体现社会公正,不应允许原承包人的继承人继续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