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

(2009-05-21 10:40:11)
标签:

法律

承包地

农村土地承包法

继承人

杂谈

分类: 法律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

 

刘自主/文

 

      近日,笔者遇到一起典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郭某原为A镇B村人,98年前入赘到C乡D村,同时户口迁往C乡D村,二轮土地承包时未在A镇B村取得承包地。2007年郭某为照顾年迈的父亲将户口从C乡D村迁回A镇B村,不久郭某之父和郭某相继去世,承包地和一处老庄基被A镇B村收回。2009年年初郭某之妻蔡某和郭某之子向A镇B村提出继承郭某之父承包地和老庄基,遭拒绝后四处上访。其理由依据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的三十年承包期不变,《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的规定。

在此问题的处理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蔡某的说法合理应该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蔡某的继承问题应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程序来处理;第三种观点认为郭某之父作为承包经营主体的户已在A镇B村消失,承包方已不存在,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地三十一条之规定蔡某和郭某之子只有继承老庄基和其它地面附着物的权利,无权继承承包地。同时,郭某之子和蔡某二轮土地承包时已在C乡D村取得承包地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对第二种观点予以否定。

     笔者就此问题和许多法律界的工作者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查阅了大量法律典籍和学术文章后,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理由充分符合我国立法精神,应予以肯定。

《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的规定蔡某断章取义,其完整规定为“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由此可见,这一问题法律应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l条第2款规定:“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该法第50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不难看出,法律对是否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是以承包土地的不同而作出的不同规定:对林地和以其他方式承包(即商品化承包)的土地,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而对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未明确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依立法解释,原因有二:一是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家庭中部分成员死亡,作为承包主体的承包农户还存在,其余家庭成员以该承包户的名义继续承包,不发生继承问题,无需再作明确规定。二是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保障承包者生存条件的权利,承包的全体家庭成员死亡后,其权利便丧失并自然添加于其他承包家庭。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出发,为缓解人地矛盾,体现社会公正,不应允许原承包人的继承人继续承包。

   承包地虽然不允许继承,但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作为承包人的个人财产,应按照《继承法》之规定继承。继承人可以是本集体成员,也可以不是本集体成员。这一点和《物权法》的规定是一致的,因此对于郭某之父在A镇B村的老庄基等地面附着物应由郭某之子和蔡某继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中国的东方
后一篇:在中国的东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