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再拿别人的生活方式说事!

(2010-08-29 02:20:55)
标签:

励志

教育

居者

人权

监护人

中国

杂谈

分类: 讨论与回复

别再拿别人的生活方式说事!

                                      ------我与一位教育自居者先生的论战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那篇文章中,某个先生以教育者自居,说游戏、小说、流行音乐是如何地害人之类的,说玩游戏、看小说、听流行音乐的孩子是多么地堕落。我看了之后,觉得实在是老调重谈,但恐于世界上再产生一个发明疾病的陶宏开,再产生那些“戒网所残杀孩子”事件,我觉得我有责任去反驳这种言论,所以我忍耐着愤慨,看完了那人的文章。

看完他写的这篇文章之后,我又稍微关注了下他的博客,我发现了这么几点:

第一、那人说小说多么地不好,但他自己却在写小说,无法自圆其说。

第二、这个人曾经说过“最好是骑车旅行顺带游泳了~他向往来ing”,竟然他能把旅行与骑车当成兴趣与爱好,而别人为什么不可以把游戏、小说、流行音乐等当成兴趣爱好呢?

于是我在他的博客下留了言,他也回复了,于是我们的论战开始了,我发现他非常喜欢偷梁换柱的辩论方式,下面的论战将体现他这一点。

这一次的论战分为三部份:第一部分为“生活方式的论辩”、第二部分为“这也是兴趣爱好!”、第三部分为“你不是也在写小说吗?”

   

以下为论战内容:

 

第一部分:生活方式的论辩

 

我:

我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只要能调节好就可以了。未来的生活是越来越多元化,现在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的话,相信有人也喜欢选择这样的生活,毕竟这是他们追求幸福的方式。

 

教育自居者先生:

是的,能调节好的人当然好。可是能调节好的孩子能有几个?一人沉迷,全家鸡犬不宁,如果这是追求幸福的方式,那这种建立在身边的人的痛苦之上的幸福,难道能享受得心安吗?

 

我:

决定个人行动的是思想而不是游戏等之类的媒介,有人在游戏中找到了情谊,有人在游戏中缓解了压力,有人在流行音乐中感受到人生的现实,毕竟这些是产生于现实的东西,现实中的道理也可以通过其体现。
   
玩,是人的天性,许多时候人们不能玩是因为社会的刻板成见的存在以及社会的压力。例如艳照门事件,陈冠希等人是受害者,这是他们的隐私,而真正应该受到谴责的是公开他们隐私的人,然而受害者却要道歉,这是为什么?有人说因为他们的做法违反了道德,但是否有想过这些所谓的道德是不是主流道德的专制?他们仅仅因为他们的行为与主流道德不符合而受到了抨击甚至歧视,但与主流道德不符合一定是错的吗?他们的行为歧视了谁?强迫了谁的意愿?又侵犯了谁的基本人权了?
   
喜欢流行音乐、喜欢玩游戏和喜欢骑车、旅行、游泳等都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果能与自己的生活收入等相互结合起来考虑,那都是可以的,何必因为自己的刻板成见而去排挤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呢?所以“这种建立在身边的人的痛苦之上的幸福”的这句话有时候也要考虑下,是不是因为对方因为自己的刻板成见排挤着一切他不喜欢事物而才导致自己的不幸福?

    教育自居者先生:

玩是人的天性,可玩到底是什么?真的是怎么玩都不过分么?人类社会是以众人之力在自然界中求存的产物,要是每个人都可以任意妄为的话,社会很容易的就崩溃,人又回到面对自然各自为战的局面了。难道这是大家所想要的吗?生活中能够确认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有的人就愿意去强化自己,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在生活中的成分,有的人想要什么,却是不择手段,或许对别人不择手段,或许对自己不择手段,结果得不偿失,这就不是好事了。既然生活在社会中,幸福,就绝不是自己一个人满意就叫做幸福。

 

我:

你忽视了我说的一点,那就是“不歧视别人、不强迫别人、不侵犯别人基本人权”的底线,这点底线是让人类能包容、平等、互相尊重地在一起的基本原则。
   
然而,当今的社会,应该说是在中国的这个体制下,许多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是绝对正确的,并与自己的思想作为标准去排挤一些与他不符合的思想。他们以为自己成为了主流自己就是正确的,但正确并不是在于人多还是人少,而是看是否符合善之人性。
   
善之人性是什么?其中就点就是包容彼此的价值观、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甘地说过“不包容本身就是种暴力”,这样的不包容难道不会让人类社会崩溃?也许有的人会说不会,那么由此产生的战争又如何呢?

 

教育自居者先生:

  你这个底线并不明朗,到底什么是歧视别人,什么是强迫别人,什么是侵犯别人基本人权,你自己也不清楚。难道当面指出你什么地方是对的,什么地方是错的,这叫做歧视别人?难道作为监护人和教育者,引导被监护人和受教育者学会生活叫做强迫别人?人权是什么?人权就是人自身拥有的权利,这种权利需要自己牢牢把握,不会有任何人主动送给你!这跟监护人教育者指导被监护人受教育者学会自制、学会爱惜自己、学会辨别是非有着密切的关系!依着你说,什么都不管理、不促进,是不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就从此好起来了呢?恰恰相反!我们之所以还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娱乐,是因为国家强盛,外人不敢欺凌。这不是任何人理所当然能拥有的,下一代不进步,不继承,国家难免盛极而衰,难免再回到列强瓜分的场面上去,难免是下一个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别以为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可以从从容容讲究如何享乐如何清谈如何娇纵,你见到电视上面容日益憔悴的温总理了么?见到南海边磨刀霍霍的美国军舰了么?见到我们中国人民十几二十岁的公民还在幼稚地对别人照顾不周对自己享受不如别人愤愤不平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坦白说,如果不是忧心国计民生,希望大家明白自己的处境,我也不会写这么一篇文章,更不会跟你多说什么。

 

我:

第一、关于对与错的衡量是什么?很多人以自己的标准作为最正确的。但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你不喜欢的东西难道一定是错的吗?你说我是错的,难道你一定是对的,我一定是错的?
  第二、我说的是“不歧视别人、不强迫别人、不侵犯别人基本人权”是社会的底线,并没有说“作为监护人和教育者,引导被监护人和受教育者学会生活叫做强迫别人”,但关键在于,这些监护人与教育者是否真的是在引导?还是以“真理拥有者”自居,看似引导实际是强迫。
  第三、我的观点中有说到“不管理、不促进”吗?恰恰相反,我们需要的是促进与管理,我们要促进的是民主与包容的心态,我们要管理的是“让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都能互相共存的环境,和而不同”。
  歧视是什么?歧视就是绝对地否认一个人或者一类人,仅仅以地域、性别等来看待一个人,而不是看那个人或那类人的具体想法是什么。
  强迫是什么?强迫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不是通过沟通方式,而是利用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去强迫别人,当然这包括使用暴力,当然,如果对方首先违背了人权攻击了别人,那么自然不在这讨论范围内。
  人权是属于自己的,这点是没错,但是当前某些手中拥有权势之人、某些以“真理拥有者”自居的教育者恰恰践踏着别人的人权,因此才有人要争取人权,因此才有人要在争取到人权后,把属于别人的人权分给别人,把属于自己的人权留给自己。
  天下兴亡,虽不是匹夫有责,但总要有人自愿担任起这个责任,去维护中国人的幸福与自由的未来,我希望大家真正地明白自己的处境是如何,真正地明白什么样的未来才是真正拥有包容、民主、幸福的自由未来。
  我写文章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不想让人民再彼此歧视、彼此内斗,而某些当权者却高高在上,通过此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继续搜刮着民脂民膏。

 

第二部分:这也是兴趣爱好!

 

内容提要:

这个人曾经说过“最好是骑车旅行顺带游泳了~他向往来ing”,竟然他能把旅行与骑车当成兴趣与爱好,而别人为什么不可以把游戏、小说、流行音乐等当成兴趣爱好呢?

 

论战开始:

 

我:

相比之下,游戏、看小说、听音乐等这些娱乐方式是一种廉价的娱乐方式。试下一想旅行需要多少钱?我记得有篇报道说:“如果他能有一辆车,每周末和自己的女朋友去海边度假,那么他干什么还要玩游戏呢?”可是,在当前的体制下,工资一直降,房价一直升,在国外有车周末和女朋友去海边是很正常的生活,而在中国是种奢侈的享受。在这样的体制下,很多人的个人价值无法得到实现,人们只好去玩游戏、去听音乐、去看小说来达到一种生活的减压,或许还能从小说中领悟些什么(千万不要告诉我你一生中没看过小说,那么你以前读的课文是什么?里面没小说吗?)。可是当人们选择这样的生活的时候,却还被某些叫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更有某些平民人士在助纣为虐,以其考虑这些,还不如多去考虑如何去实现民主。

 

教育自居者先生:

  所谓廉价,无非是钱,相比较而言,付出的更多是时间和精力,这不利于健康。在孩子来说,他们的时间被这些娱乐方式占据,是最可惜的。前些天我听了一个报告,里面就有一个演讲者以自身为例来说明这个危害。22岁的年龄,身体机能已经下降到60岁老人的素质!孩子不能够正确把握各种成分在生活中的比例,是中国的悲哀,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诚然,社会问题导致矛盾的激化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影响,但这个是每一个中国人逃避不了的现实,难道逃避就是良策?难道现实上挫折,到虚拟世界里去逃避就能逃脱?比如小说,那是文学作品,任何一部小说,都可以给读者展现一个精彩的人生,你得到的是阅读,但却不是实践,懂得生活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实践。打个比方说,我也是会写小说的,但是我写的生活方式,未必就适合你。在选择上,人可以任性到什么程度呢?这个答案似乎是无极限,但是人生没有回头的机会,与其让那些孩子将来怨恨人生的不够公平,不如现在让他们怨恨生活的不够愉快。

 

我:

旅行与骑车等兴趣爱好难道不用付出时间和精力吗?无论是什么兴趣运动,如果不身体力行的话,都是不利益自身健康的吧?里面的演讲者说明的是他自己的本身,他自己的本身不能代表全部,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社会矛盾的激化需要一匹人来解决,但这并不是叫所有的人都来拿英雄,人们在这个社会上首先是生活,然后才是政治,所以他们有逃避的权利。况且,对于一些虚拟世界,你看到的只有逃避,但你没看到他们反映出现实的一些东西,甚至对改变现实提供了经验,可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当然悲观者看到的是悲观。
游戏、小说、流行歌曲都是工具媒介,决定人们行动的是思想而不是这些媒介,没有游戏、小说、流行歌曲等,难道就没有沉迷存在?也有人下棋下到沉迷于其中的。我们所要针对的是“如何将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自己的生活状况结合、如何去改变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而不是针对游戏、小说、流行歌曲,任何东西不身体力行的话,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无论是骑车还是玩游戏。

 

教育自居者先生:

工具媒介?我只看到你所谓的这些工具媒介的工具性和媒介功能,主要体现在发行者盈利上。要对人产生好的影响的作品,哪能那么粗制滥造。一些人尤其是孩子,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他们这一沉迷,是不能自拔的,我这些年,见得多。我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你跟我辩驳的立场从哪儿来的。你为的是谁好?

 

我:

    首先,你能不能具体举出哪些是粗制滥造的游戏、小说或者流行音乐?
其次,小说、游戏或者流行音乐是个大范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作品,能一概地全部否

认吗?确实有粗制滥造的东西,中国的大部分动漫就是如此。
第三、你依然把矛头指向了孩子而不是沉迷本身,之前我也说过“无论是什么,不身体

力行都是对自己不利”的。
第四、我的立场是为了一个真正包容的大国,一个真正幸福与自由的未来,这就是我的

立场,这个立场反对任何地歧视与偏见。

 

第三部分:“你不是也在写小说吗?”

内容提要:

说小说多么不好的人,自己却在小说。

   

论战开始,这场论战由于在不同的文章评论中展开,所以分为两个战场。

 

第一战场:

 

我:

按照你在“别再拿游戏、小说、流行歌曲这些当生活了”这篇文章里的逻辑,小说、游戏、流行歌曲是导致那些孩子未来暗淡的原因,那么你这个写小说的,是不是在危害众生?你是不是也要被取缔?当然,这是按照你的逻辑,而不是说我们,因为我们并没有这么说过。
你的逻辑与你的行为不符合,有时候写文章之前要想想你自己是不是正在做些什么?万一说一套做一套就不好了。

 

教育自居者先生:

噢,来到人身攻击这角度了啊。作为阅读者,你犯了跟我一些学生相同的错误,我就为你指出这个错误好了。文章主题在标题上很明确,“别拿这些当生活”,而不是把这些驱逐出自己的生活。接下来,文章里的逻辑,是“沉迷小说、游戏、流行歌曲是导致那些孩子未来暗淡的原因”,你省略掉了这个沉迷,是阅读概括能力实在太糙还是有意断章取义的呢?如果我的逻辑是对的,那么你的就是错的咯。再说,我这个写小说的,当然不是为了危害众生,如果你看过我的小说,就会明白我为众生做了什么。如果有一天我被取缔了,很正常,因为我触犯了某些人的某种利益,而这种利益,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上。从你的逻辑来说,是否应该说“人家赚人家的钱,你那么多事做什么呢?”

 

我:

看来你很容易曲解别人的逻辑,并把自己当成是绝对正确的,因为从你的那句话“我的逻辑是对你,那么你的就是错的”。我所说的这句话与“别拿这些当生活”与把这些驱逐去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关系,而是按照你的“游戏、小说、流行歌曲”导致沉迷的角度去说明你的逻辑,如果按你这么说,“游戏、小说、流行歌曲”是导致沉迷的原因来说,那么你写小说的人不是罪魁祸首了?
   
我觉得你有时候应该要好好地反省下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人,一旦别人与你观点不同,就是人身攻击。

 

第二战场:

 

我:

为什么只取缔“贵公司”而不去取缔某位在写小说的仁兄呢?难道就因为他是在写小说的,自己就不应该取缔而可以去取缔别人?

 

教育自居者先生:

    写小说的跟卖小说的不一样,就像我小说里写到有未成年人吸食毒品跟某些人向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不太一样;这是文艺创作性质和营利性质的不同,心态正常的人一般都分辨得出来的吧?

 

我:

有写小说的人才有卖小说的人,没人写小说,还谁来卖小说呀?况且如果你只写不卖的话,难道你写出来的东西没人会看到吗?不会影响别人吗?心态正常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点吧?

 

教育自居者先生:

照你这么说,心态正常的人不应该写小说啊,不过我可不承认这一点。你应该是错的吧?

 

我:

你又在偷梁换柱了。之前说过要取缔别人公司的人是谁呢?那人针对的是游戏、小说、流行音乐等媒介工具,而不是针对“不身体力行”的本身,这好比小孩子玩火,不怪家长没教育好,反而怪起打火机来了。然后这人自己却在写小说,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呀。

 

我和这位先生的辩论仍然在继续着,我将以自身的微薄之力,为真正“民主、多元、平等的和谐社会”而战斗下去,我期待着一个多元、平等、民主的包容大国能屹立在这个世界之上,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华人都能拥有一个可以实现幸福与自由的大环境,可以真正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我这么做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