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眼不识金镶玉》被《启迪与智慧·少年彩图版》2015年第5期转载,谢谢编辑!

(2015-05-22 09:44:38)
标签:

卞和

楚文王

玉工

先帝

石头

分类: 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有眼不识金镶玉》被《启迪与智慧·少年彩图版》2015年第5期转载,谢谢编辑!

 

有眼不识金镶玉

白玉成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捡到了一块石头,他感觉这是块稀有的玉石,就想献给国家,可是两届楚王(楚厉王和楚武王)的玉工看了都说,那只是一块石头。楚厉王和楚武王都以欺君之罪惩罚了他,可怜的卞和就此失去了两只脚。

       等到楚文王即位后的一天,卞和由仆人陪伴着来到荆山脚下,他越想越悲伤,便抱着那块石头痛哭,直哭得泪水流尽、眼中滴血。卞和的举动不仅让家人感到不理解,就是楚文王听说后,也感到很奇怪,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怎么会让卞和这么伤心呢?难道他还为失掉两只脚伤心吗?楚文王便派人找来卞和。

        楚文王问卞和:“历朝历代受惩罚被砍掉手脚的人不止你一个,你有什么哭的?而且还那么的悲痛欲绝。再说,你天天抱着一块不值钱的石头,是先皇委屈你了?”卞和止住哭声说:“大王,你有所不知,我不是在哭自己,也不是为被砍掉双脚而悲伤。我给先帝奉献的是美玉呀,可先帝的玉工却把它当做是普通的石头,是他们不识货。要不,您让您玉工再仔细鉴别一下,如果不是玉石,我宁愿随先帝而去。”楚文王听卞和说的如此真挚,就让玉工剖开那块石头,发现里面果真是一块稀世之宝玉。楚文王由衷的感叹道:“哎,先帝虽然圣明,但他们的玉工却是有眼不识荆山玉呀!”

        为了彰显卞和的名望,楚文王给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玉石落到秦始皇手里,秦始皇让玉工把它雕刻成玉玺。汉朝的时候,刘邦把它作为传国玉玺代代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政,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见家亡国破,盛怒之下将玉玺取出摔在地上,这个传世国宝当场被崩掉一角。王莽拿到手后命能工巧匠重新修整,用黄金镶上缺角,“金镶玉”便由此而来。

       其实,“有眼不识金镶玉”刚开始叫“有眼不识荆山玉”,只因用黄金镶了缺角,便成了成了现在的这句俗语。“有眼不识金镶玉”多用来比喻见识浅陋,缺乏识别事物的能力,说一些盲目自大却有失偏颇的话。

 

 

白玉成,笔名:白山石  地址:(166258)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腰新蒙中

QQ:393881112   手机:15604864318     邮箱:dqdmshanshi1234@126.com   393881112@qq.com

 

《有眼不识金镶玉》被《启迪与智慧·少年彩图版》2015年第5期转载,谢谢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