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齐家文化”玉器的典型恶案——每周质量报告节目调查

(2014-07-22 15:17:11)
标签:

童心鉴玉

高古玉

古玉

“齐家古玉”疑点重重(2012年07月17日 17:56)http://www.chinatt315.org.cn/tbgz/2012-7/17/1907.aspx

http://www.takungpao.com/shuhua/content/2012-07/17/content_730240.htm

近几年来,收藏热越来越风行,收藏市场发展也越来越快,在现在北京等地的收藏市场上,有一种名为“齐家玉”的古玉比较受人欢迎,在古玩市场上这种古玉器形多样、体积较大,被卖家叫出了大价钱,不少爱好者更是投入大量资金收藏这种价格看涨的“齐家玉”。然而,经过调查记者却发现,这种在古玩收藏市场上被热捧的“齐家玉”背后却另有隐情。

东北的张先生收藏古玩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尤其对高古陶瓷和高古玉情有独钟,去年三月份,他第一次接触到“齐家玉”之后,就喜欢上了这种古玉,并且开始收藏“齐家玉”。

在老张家里,记者看到房间里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齐家玉”玉器,各种造型的玉璧、玉刀、玉璋、玉琮应有尽有,老张告诉我们他现在收藏的“齐家玉”已经超过了一千件。

古玩藏家 老张

在“齐家玉”介绍里头,五孔刀当时也是一种祭祀用具、高档用具,这个刀的长度是多少,一米零六,宽度是十三公分,这里头还有什么呢,还有很多文字,一、二、三、四、有五个文字,这五个文字都是象形的。

记者:这儿还镶了绿松石。

镶了绿松石,非常高档。

在查阅了一些资料之后张先生得知,上世纪二十年代,瑞典考古学家最早在甘肃齐家坪发现了齐家文化的遗址,考古挖掘除陶器外,也出土了零星的玉器。建国后,有关部门虽然组织过几次挖掘,但出土的齐家玉数量也有限。

如果自己手中的“齐家玉”都是真品的话,那绝对是价值连城的,然而看着越来越丰富的“齐家玉”藏品,就连老张自己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他总觉得这些“齐家玉”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古玩藏家 老张

一米高,在我接触的玉琮当中,没有比它再大的了,所以当时我买了之后很高兴。但是一旦头脑冷静了以后考虑这个有疑问,疑问就是它怎样产生的。就是当时齐家文化的先民们有这样的加工能力吗,加工的表面这么光滑,这器型做得这么规矩,孔钻得这么大。

老张又对自己的“齐家玉”藏品进行了仔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更多的疑点。

古玩藏家 老张

这个图案是一条龙,这是刻画上的。回过头来后面又有一个简化的龙字,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东西必假无疑,这个字本身都是造字。

记者:而且还造的是简化字。

简化字。这个东西说出来做得都可笑。

老张告诉记者,他是通过这家古玩店店主的介绍开始接触“齐家玉”的,通过这位卖家老张了解到,“齐家玉”制造的时代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的早起,距今大约有4000年的历史,集中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沿岸地区,属于齐家文化的“礼器”。在进一步地了解过程中,这位店主给老张提供了一本专门介绍“齐家玉”的书,这本书让老张彻底迷上了“齐家玉”。

通过对这本“大部头”图册的学习,老张了解到齐家玉在民间存有大量藏品,而且器形多样,体积也比较大。

古玩藏家 老张

这个在它的资料上叫什么,叫玉璋,长度48.3公分。这个玉质和器型这书上是比较典型的一件器物。回过头来,我又买了一件,这个实物,这个实物尺寸,你看。

记者:一模一样几乎是。

这个是47,基本上它俩就是大小一样。

老张说,从去年四月份开始先后投入350多万元,从超宝斋等古玩店购买了1千多件“齐家玉”。而藏品的不断增加,不但没有让老张高兴,却让他对这些齐家玉真伪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了印证老张的怀疑,也为了弄清楚市场上受到不少爱好者追捧的“齐家玉”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内幕,记者前往甘肃展开调查。

甘肃省定西市众甫博物馆收藏着国内博物馆中数量最多的齐家玉。与记者在老张家中看到的所谓“齐家玉”不同,这里收藏的齐家玉大多造型简单,样式古朴,玉面上见不到任何饰纹。

定西众甫博物馆馆长 刘岐江

齐家玉是比较简单,造型古朴,大器型相当少。

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得知建国后,甘肃、青海的文物考古部门先后对发现的五处齐家文化遗址进行过挖掘,据当时参加过考古工作的王辉介绍,出土的的齐家玉器数量十分有限。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王辉

这个数字数量不好统计,想来可能在千件左右。齐家玉出土非常分散,这个原来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在九十年代以后,大家才开始对齐家玉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发表的资料比较少,相关形成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

在此前的采访过程中,老张表示市场上的“齐家玉”吸引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器型较大,而专家分析之后认为,这种所谓的大器型古玉不符合当时的生产条件,因此很可能都是假的。

古方,北京大学研究员,玉器专家,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

北京大学研究员 古玉专家 古方

现在能采大料了,所以做的器物要比那个时候大,超大型。再有现代人以大为美,因为现在起居空间比较大,现在以大为美,小的器物显然不会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所以一个是杜撰,一个是超大型,这样的器物应该是非常多的。以前出土或者采集的这些齐家文化的器物,只不过千八百件这样的,民间不会有这么大量的器物出现,这是不符合玉器出土或者保藏的现状的。

无论是老张自己的分析,还是专家的判断,都认为老张手中的所谓“齐家玉”很可能是假的。为了搞清楚这些齐家玉背后的秘密,记者对北京等地的古玩市场展开了调查。

据老张的介绍,他的藏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北京一家名为超宝斋的古玩店购买的,记者也首先对这家古玩店进行了调查。在宣传资料上,超宝斋声称他们这里是齐家玉器集大全的地方,收藏的真品、精品极为罕见。

在这位店主的电脑内,他向记者展示了从玉璧、玉刀、玉琮等各式各样的“齐家古玉”,其中还包括一个直径超过一米的大玉璧。

北京古玩城超宝斋古玩店 马建超

现在有一米三的,这我从来没有公开过,像类似这个,用的是一块紫玉,料是紫料。

记者:这个要卖的话,得卖多少钱?

卖个零头,专家也鉴定过,(专家问)你卖多少钱?我说三亿。

马建超向记者介绍,他是中华工商联古玩商会理事、古玉研究会副会长以及甘肃收藏协会理事。他还说现在古玉协会很多齐家玉的资料都是他提供的。

北京古玩城超宝斋古玩店 马建超

当时我说60万,这是2004年,结果是半送,半给,他说宣传,那么就是古玉协会也有一个博物馆,我不卖。

在进一步交流过程中,这位店主还告诉记者,他这里出售的藏品基本都是在他家乡出土的,而挖掘的时候他就在现场。

北京古玩城超宝斋古玩店 马建超

记者:几次挖掘你都在现场吗?

那都七几年了,那时候我小啊。这个当时出的时候都是一摞一摞的,从大到小。

古玉研究专家分析后认为,张先生的所谓“齐家玉”藏品很可能都是假的;而卖家却声称这些“齐家玉”挖掘的时候他就在现场,并且一再强调这些“齐家玉”都是真品。那么,这些“齐家玉”藏品到底是真是假,这扑朔迷离的“齐家玉”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专家介绍,市场上不少所谓的“齐家玉”并非古玉,而是甘肃、浙江、安徽等地加工的,其中甘肃天水的武山县就是其中重要的加工集散地之一。

按照这一线索,记者再次前往甘肃进行调查。据了解,武山县的鸳鸯玉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因此这里做玉石生意的商家很多。在距离县城不远的洛门镇就有不少古玩玉器店,经过调查记者发现,这些所谓的古玩玉器店,并不以经营古玩为主,他们的主业是加工玉器,而在他们加工的玉器中就有古玩市场上热销的“齐家玉”。

甘肃武山“古玉斋”店主

记者:这个多少钱 这个。

这个啊 这个得八百。

记者:齐家的吗?

齐家的,这个从大到小有三个,三个一套,大中小的。

在对当地玉器加工行业的调查过程中,不少经营者告诉记者,北京等地古玩市场上销售的所谓“齐家玉”,很多都是这里加工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出土的古玉。

甘肃武山“古玉斋”店主

我的东西几百种,没有一样的东西啊。随便给你拿几个啊,全部拿出来太多啦,这个东西,基本上,就是个老坑吧,像去年马建超就搞了我这个八箱子吧。

据武山的这位玉器加工商指认,此前我们在北京走访过的那家超宝斋古玩店的店主马建超,曾经从他们这里购买过这种所谓的“齐家玉”。

这里的玉器加工商还透露,马建超等经销商从他们这里购买了玉器之后,都当成了所谓的“齐家玉”这种古玉销售,对于这样的情况在他们这个行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甘肃武山“古玉斋”店主

记者:他买,他是当老的卖,当新的卖?

人家拿过去肯定当老的卖。

这位加工商还告诉我们,经销商们对于他们加工的玉器都会提出一些要求,目的就是为了使得这些玉器更像古玉。

甘肃武山“古玉斋”店主

什么齐家文化,是我们搞的文化是。

记者:你这种还是有文字的。

有文字的。

记者:这个文字是根据什么写的?

马建超给我说是你随便写,写的越不认识越好,认识了就不对了。反正你看着像字,不像字就对,我们搞的东西就是四不像,不让它像什么字。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为了让新加工出来的玉器更像古玉,更能以假乱真,这里的加工商还有不少所谓的秘诀。

甘肃武山“古玉斋”店主

店家:泡着颜色就比较好。

记者:为什么要泡它呢?

店家:泡着颜色就黄了吧,就老气了。

记者:这里面放的什么药?

店家:这个是普通的药,就是高锰酸钾。泡十多天(颜色)就进去了。

店家向记者介绍说,除了用药水侵泡,通常的玉石做旧方法还有用胶水粘,不过这招通常很容易辨别,已经不长使用了,现在通行的是把煮熟的马铃薯碾碎,利用淀粉本身的粘性滚上泥土,粘在玉石的表面,造成出土的假象。他还说,因为他们的做旧技术好,所以产量一直都比较大。

甘肃武山“古玉斋”店主

记者:你一个月能卖多少?

我一个月都好几十万。我一般现在的新产品,刚开始新产品第一个样板我做,那么熟悉的样板,我让徒弟做。   

北京超宝斋等古玩店的店主声称他们销售的“齐家玉”都是古玉,而专家却认为这些所谓的齐家玉并不是古玉,武山的玉器加工商也告诉记者,市场上很多所谓的“齐家玉”根本就不是古玉,而是他们这里加工的新玉。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张觉得很无奈,自己花了300多万元购买的一千多件“齐家玉”藏品,到底是真是假呢?老张也曾想过很多办法对自己的这些“齐家玉”进行鉴定,但是几经周折最终也没有一个令他满意的结果。

专家指出,目前在收藏界,“文物”鉴定成为了一个难题,而造成这个难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物”鉴定行业缺乏相应的标准和权威的鉴定机构。

文化学者 吴树

现在目前中国没有一个完整的鉴定体系,没有一个合格的鉴定队伍,也更没有完整的鉴定标准,各个门类的,正因为没有完整的鉴定系统和鉴定标准,所以屡见不鲜地出现这样一些赝品,而且没有办法去铁定地,哪个机构铁定地证实它是赝品。比方说上次出现的金缕玉衣,还有玉凳和梳妆台,这是很明显的两个事例,你说是假的,他说是真的,由谁来判断,没有一个仲裁机构。

古玩收藏这个行当,一直以来就存在着真和假的斗争,而在不断升温的收藏投资热潮下,如何规范古玩市场,如何打击古玩行业中得造假行为,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作为古玩市场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这个市场规则的制定,对于那些专门制售假冒古玩产品的商家,应该加大打击和惩处的力度。另外,就是行业协会,除了收钱之外,还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应该真正地规范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应该维护好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http://news.cntv.cn/china/20120916/102690.shtml

央视网消息:最近几年玉器成了收藏界的新宠,价格也是在不断攀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古玉收藏也逐渐形成了热潮,不少收藏爱好者为了求得一件古玉器,不惜一掷千金。然而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收藏爱好者关注,那就是你一掷千金求得的会是真的古玉器吗?记者发现就在这股古玉收藏热潮的背后,可谓是暗流涌动、暗藏玄机。

  甘肃省武山县是我国著名的玉矿产地,这里做玉石生意的商家很多,在距离县城不远的洛门镇就有近十家古玩玉器店。这些店铺主要经营的玉器都声称是齐家玉,各种造型的玉璧、玉刀、玉璋、玉琮应有尽有,每件价格在500块钱左右。记者看到,几乎所有的玉器上都刻有不同的文字或图案,而且看上去很陈旧,都有黄土锈、斑沁。

  古玉斋负责人:为什么我的东西在中国比较好卖,好卖就是基本上,重复的几乎说没有,可能也有但是不多,基本上我的东西你看,没有重复的。

  据专家介绍,齐家玉主要是指“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制造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的早期,距今大约有4000年的历史,集中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沿岸地区,属于齐家文化的“礼器”,也被认为是我国古玉的精品,由于出土量少价格不菲,市场价一般都在几万块钱左右。同时,近百年来出土的齐家玉一般都是素面的,比较单调,也就是很少刻有文字或图案。不过奇怪的是,这些古玩玉器店销售的齐家玉正好相反,造型各异,而且都刻有文字或图案。那么,洛门镇古玩店经营的齐家玉会不会是出土的新品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相关文物部门的保护性挖掘,出土了少量的齐家玉外,历史上确实有不少盗墓者盗挖了相当数量的齐家玉,因此民间到底存有多少齐家玉,确实很难估量。也就是说,不能排除古玩玉器店从民间大量收购齐家玉的可能。不过奇怪的是,这些古玩玉器店的负责人透露,他们都不从民间收购齐家玉。

  记者:那你们这边出土的有没有?

  玉宝斋负责人:出土的没有。

  记者:一个都没有吗?

  玉宝斋负责人:没有。

  那么,洛门镇的这些古玩玉器店销售的所谓齐家玉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古玉斋是洛门镇规模最大的古玩玉器店之一,存有的所谓齐家玉超过一万件,这名负责人也承认,他们销售的所谓齐家玉根本不是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古玉,而是他们当地人仿制出来的。

  记者:大的小的都能做,各种器型都能做?

  古玉斋负责人:什么东西都可以做。

  记者:大小的器型都可以?

  古玉斋负责人:都可以

  这名负责人透露,他们仿制技术高超,加工出来的齐家玉属于高仿品。在离古玉斋不到500米的一个院子里记者看到,地上堆着各种形状各异的玉石。和古玩店里的经营的所谓齐家玉不同,这些玉石看上去很新,。这名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些玉石是刚挖出来不久的新玉石,他们经营的所谓齐家玉就是用这种新玉石做成的。在这里,记者目睹了新玉石变身齐家玉的全过程。

  咱们土豆烤熟以后,用土粘,那个他们化验不到,知道吧。胶水的话,人家看起来像,专家一化验这个就是有胶质,土豆土生土长,他们看不出来,那是土里边埋的,埋到土里边。那个旧,就是我刚这名负责人开始忙着在玉石上画图案。

  古玉斋负责人:这个厚一点可以做浮雕。随便就这样画的。齐家文化的人,一般都有这个,都得有这个东西。感觉吧 我一般根据自然情况想象这样做的。这是个拉一个弓箭。

  这是已经画好图案的玉石。记者发现,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图案都有。

  古玉斋负责人:动物什么都做上面,有些做的是马、狗,都可以做,什么都做,不仅光做人,这是个鱼嘛。

  记者注意到,除了画图案,这名负责人还在玉石标上所谓的古文字。

  记者:这个文字是根据什么写的?

  古玉斋负责人:这个文字反正马健超跟我说你随便写,写得越不认识越好,认识了就不对了。反正你看着像字,不像字就对,我说这可以,反正我估计给搞一个不认识的字就行了。

  记者:反正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了。

  古玉斋负责人:我们搞的东西就是四不像,不让它像什么字。

  这名负责人承认,玉器上的这些图案和文字都是他杜撰出来的,真正的齐家玉一般都是素面的,但大多数不懂行的收藏爱好者都喜欢有图案和文字造型的齐家玉。为了让仿制出来的齐家玉更好卖,因此他杜撰出了这些图案和文字。

  古玉斋负责人:齐家文化我可以说我就是作者。

  记者:你就是什么?

  古玉斋负责人:我就是作者。

  记者:你就是作者?

  古玉斋负责人:什么齐家文化,还是我们搞的文化,实际上,他们不过承认了。

  记者看到,工人把画有图案和文字的玉石送到加工车间进行造型和打磨。(一组空镜)

  经过打磨,造型各异的玉器就加工出来了。不过记者发现,这些刚打磨出来的玉器和古玩店里销售的所谓齐家玉相比,根本不像出土的东西。这名负责人透露,还要经过几道工序的加工,用行话说叫做做旧。

  古玉斋负责人:做旧,我自己亲手做。

  记者:你亲自做?

  古玉斋负责人:我亲手做,做旧一般不让别人干,做旧不让别人干。

  这名负责人介绍,做旧属于仿制齐家玉的核心工序,为了保密,他从来不让工人操作。据他透露,古人都是用手工打磨的,所以机器打磨好的玉器还要在砂纸继续打磨。

  古玉斋负责人:必须磨,不磨的话出不来。一磨就老气了,你没看见我们做的东西,感觉都麻麻的嘛。

  为了让新加工出来的玉器更像古玉,更能以假乱真,这名负责人还有所谓的秘诀。院子里一个大的塑料盘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掀开盖子)这名负责人透露,打磨好的玉器都要放到这种紫色液体里浸泡。

  记者:为什么要泡它呢?

  古玉斋负责人:泡着颜色就黄了吧,做旧的时候,这个颜色就黄了。

  记者:拿过来我看看。

  古玉斋负责人:就发黄了,就老气了。

  记者发现,经过紫色液体浸泡的玉器看起来显得更陈旧。这名负责人介绍,齐家玉属于古玉,由于埋藏在地下数千年,因此有黄土锈、斑沁等在土中埋藏的痕迹。使用这种液体浸泡就了为了使仿制的玉器有这些古玉的特征。

  记者:这里面放的什么药?

  古玉斋负责人:这个是普通的药,就是高锰酸钾。

  记者:什么?

  古玉斋负责人:高锰酸钾。

  记者:高锰酸钾,这是原来的吧? 

  古玉斋负责人:放了之后就变黄的了。

  这个一般都要泡十多天的。

  记者:泡十多天。

  古玉斋负责人:泡十多天以后就入进去了。

  经过十多天高锰酸钾的浸泡,这些仿制的齐家玉果然都有了黄土锈、斑沁等特征。记者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经过高锰酸钾浸泡的所谓齐家玉还要经过特殊处理,也就是用土豆粘,然后放到土里埋上一段时间。

  记者发现,经过土埋处理后的玉器和古玩店里销售的所谓齐家玉完全一样,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记者随后又对玉宝斋古玩店进行了调查,发现仿制齐家玉的造假手段也大同小异,都是用各种做旧方法加工出所谓的齐家玉。

  调查至此记者发现,洛门镇古玉斋、玉宝斋经营的所谓齐家玉是用新玉仿制出来的。他们首先在切割好的玉石画上图案或文字,然后进行机器打磨和手工打磨,仿制好的玉器再经过高锰酸钾浸泡、土豆粘等加工,最后用土埋等方式,加工出了所谓的齐家玉。

  古玉斋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他仿制的齐家玉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北京等地的古玩店都到他这里进货。

  古玉斋负责人:因为我的客户比较多,广泛一点,他们做的卖不掉。

  记者:你一个月能卖多少?

  古玉斋负责人:我一个月能卖好几十万。

  记者:他是当老的卖,当新的卖?

  古玉斋负责人:人家拿过去肯定当老的卖。

  这名负责人透露,他们仿制的齐家玉以每件一般在500块钱左右,卖给了北京等地的古玩店,但北京等地的古玩店往往都以真的齐家玉名义销售。随后记者前往北京的古玩店继续调查。

  主持人:造假者创造的所谓文字和图案,特殊药水的浸泡,甚至还用上了土豆来做伪装,一块新玉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就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古玉器”,成了所谓的“齐家玉”。而有了这个新的身份之后,普通的玉器就身价陡增,叫出了大价钱。造假者说,这样的假冒齐家玉在北京等地的市场销路很好,而且还很难鉴定真伪,事实真的如此吗?

  齐家玉是目前收藏界热捧的藏品,北京各大古玩城都有齐家玉的专营店。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齐家玉专营店声称自己卖的是真货,而且售价都在5000块钱左右,有的甚至卖到几万块钱。

  记者:这都是真货吧?

  古玩店 销售人员:真货。

  记者:真货,不是仿的?

  古玩店 销售人员:齐家玉仿的少。

  记者:没有仿的,肯定能保证是真的?

  古玩店 销售人员:真的。

  记者:那这个多少钱,这个大的?

  古玩店 销售人员:这个5万。

  但是另外一名经营齐家玉10多年的销售人员透露,古玩店里卖的齐家玉即使是假的,如果遇着不懂行的收藏爱好者,他们也会以真货出售,如果是行家,他们就会告知是仿制的。据他透露,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齐家玉大部分是赝品,其中就有一部分是从甘肃武山县洛门镇古玉斋采购来的。

  古玩店 销售人员:齐家玉90%的都是仿的,99%都是仿的。

  记者:99%都是仿的

  古玩店 销售人员:对,齐家玉99%都是仿的,在北京,你买不到老的。

  记者先后走访了北京古玩城、程田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近十家经营齐家玉的古玩店,结果发现只有两家古玩店承认自己销售的齐家玉是假的,其他的都声称自己销售的都是真的齐家玉。

  那么,这些所谓的齐家玉是真是假呢?记者随后联系了多家玉石鉴定机构,但都被告知无法鉴定齐家玉真假。唯一一家能鉴定古玉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也婉拒了记者采访。

  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明:因为古玉的鉴定机构,国家承认的鉴定机构只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有一个玉器组,那么这些人水平都是很高的,但是他们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国家机构,比如说博物馆还有等等的一些机构,为民间机构服务的时候就很少,而且他们出现在民间的时候都以个人的形式出现,而没有以集体形式出现,所以造成民间鉴定古玉没有一个很权威的机构。

  专家介绍,齐家玉遭遇鉴定难的难题,暴露了古玉鉴定缺乏必要的鉴定机构和鉴定标准,导致赝品造假行为屡见不鲜,这也是收藏市场缺乏规范管理的问题所在。如何打击古玩行业中的造假行为,规范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好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摆在相关管理部门的一个新课题。

  主持人:收藏爱好者要想知道自己手中的古玉到底是真是假,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缺乏必要的鉴定机构和鉴定标准,让古玉造假成了一个缺乏规范和监管的灰色地带,赝品横行、造假不断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古玉器等古玩文物到底该由什么部门管理鉴定,鉴定的依据是什么,标准如何制定,只有尽快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包括古玉在内的文物收藏市场回到正轨,走向良性发展。好,感谢收看《每周质量报告》,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