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五六年级的同学之一——带着问题来上课

(2011-12-08 13:19:03)
标签:

姜兆伟

教育

小升初

奥数

育儿

杂谈

分类: 学习心理,学习习惯

致五六年级的同学之一——带着问题来上课

                                                               姜兆伟

由于我一直教高年级同学,所以本文仅送给高年级的同学。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我缺乏调查研究,或许有一定帮助,但是不便随便鼓吹。虽然面向群体比较片面,但是我确信这个帖子是比较可信的。
    这个不只是讨论如何来学好奥数的,而且怎么通过这样的一个学习经历和学习过程来学好其他课程,所有的课程其实都是一门学问。那么我们不妨说如何做好学问,虽然做学问这个词用的比较大,但是我相信我们面对学习的这个态度用做学问来形容是不足为过的。我想这也不是一个帖子所能讨论得深入,清楚的,那么我们不妨就以此为基础,做个长期的讨论,就如去年春夏和大家连续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一样,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今天写的一点东西也只能作为一个引子,需要我们长期来完善,研究,思考,纠正。认真,严谨又不乏活泼的来把这个问题进行下去,争取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取得较好的结果。
    今天我要说的就是,每个孩子来上课的目标性。通过观察大量的学生来上课的课堂表现和上课经历,我们发现最明显的就是被动的学生上课是件很辛苦的事情,苦到坐在这里完全是由于家长的安排。而相当一部分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前者我们暂不讨论,先看后者,我们发现后者的同学也不是学习所有的章节都是十分轻松。
    首先,表现在较简单的章节,他们的课堂学习是比较轻松的,较难的章节,他们的课堂表现是比较糟糕的。虽然期间也有一批极为优异的同学,但是这部分同学中相当一部分同学渐渐出现了畏难的情绪。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绪,不是他们能力不足,不是他们课上状态低迷;也不是他们课下不够努力;甚至这些同学的课上笔记十分完整;课下作业(或许经过较长时间的周折)完成十分优异。但是偏偏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却在面对某些章节的时候,出现畏难情绪。尤其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更为突出。例如有的同学对于行程问题感觉难,有的同学对于数论问题觉得难。
    为什么?
    在于学习方法不到位,方法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上课应接不暇。
    漏洞在哪?
    在于课前预习
    由于现在学习是属于超前学习,我所说的超前学习是指广泛意义上的知识难度较大的学习。知识超前了,孩子的学习方法跟不上,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事倍功半。
    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就知识学知识,最终由于重复性差。所以,最后获得的结果比令人满意。请您注意,现在开始出现关键词了,就是重复。
    多么简单的一个词啊,但是这是学习的本质。关于重复,我会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和大家一起分析。这里现在先简单跳过。
    方法跟不上,哪些方法跟不上,这个问题就太大了。
    课前预习也预习了,看起来没问题啊。可是上课就这个效果,得到这个结果,我们似乎也没办法。
    这个分析看起来没问题,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为什么预习?
    预习在于了解这节课的内容,了解这节的重点难点。以便于在课上着重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这是我的回答
   就在于在课上好着力点,这节课到底那些地方需要花大力气来听课,那些地方是比较好掌握的,这在课前都要有一定了解的。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相当一部分孩子现在的预习是不到位的,预习不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教材,最好做做题目,看看那些地方不太懂,不会做。课上就有事情做了,来上课,就是为了解决这些不会的问题的,自己已经觉得较难的问题的,这就需要每个孩子能够带着问题来上课,带着问题来听课,把问题留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回家做作业,把问题留在下次课上来解决。
    那么提前做一做讲义还是有必要的,这是以做学问心态来学习的第一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么希望同学们走好这第一步。 
    时间仓促,今天就说这么多,我们把这个系列也进行到底吧,继续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