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堂课  《宝石狗》整本书共读

(2017-12-05 21:17:3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第三堂课  《宝石狗》整本书共读

一、欣赏安武林的诗歌《小耳朵》,提醒孩子们小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很多好听的声音,猜一猜这节课我们听什么?

二、欣赏安武林的诗歌《妈妈的吻》。这本书的作者安武林,写了很多作品,比如……

这是安武林来我们学校的时候拍的照片,这是他现在的样子。

想不想一起读一下这本书?《宝石狗》我们读完了,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这个故事的哪个情节?

第三堂课 <wbr> <wbr>《宝石狗》整本书共读

.默读文章,看看写了巴巴拉的哪些事。告诉孩子们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

1、学生交流说自己的理解,归纳文章有几件事。

2、思考:它是如何变成宝石狗的?学生回答:吞下星星

3、老师总结:刚才我们之所以说的不同,是因为我们从情节来看这个故事。每个故事有衔接语,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判断一下吞下星星这个情节,从第几段开始?

第三堂课 <wbr> <wbr>《宝石狗》整本书共读作者在写吞下星星的时候,作者是怎样写的?课文中类似于这样的衔接语还有哪些?找出来划一划。

但有一次,也是很重要的段落。

你能用什么标题。--赶走饿狼。

如果可以一边读,一边找出故事的情节。出示连接语,作者就是这样讲的。

连起来可以看出,这文章讲的是巴巴拉讲述了自己吞下星星。从文中来看,老猎人对巴巴拉的感情怎么样?溺爱吗?(不是)

我们一起看一下老猎人对他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的时候是怎样的?后来呢?来根据故事标注喜爱指数。  

比如第一个溺爱,你觉得能给他多少分。

非常溺爱:老师给了100,你看看文中怎么溺爱了?从巴巴拉发生了被兔子吓跑之后,猎人的爱发生变化了吗?在图上根据你的理解圈一圈。

交流分数理由。98-92-95-98

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故事作者是按照情感变化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有前面的描写,可以表现出对宝石狗的爱,同时也就变成了抑扬顿挫。如果你写一个故事,也要这样,起起伏伏,情节才有趣。

第三堂课 <wbr> <wbr>《宝石狗》整本书共读

4、现在谁能把故事简单地复述一遍?学生简单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小结:我们这节课把故事了解了一下,如果想要讲好故事,还需要对故事有更多的理解。得了解作者的用心,才能真正读懂故事。课下,大家可以继续把这个故事读一读。

5、其实,安武林还写了许许多多的书,他特别理解我们小朋友,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找他的书来读一读。

第三堂课 <wbr> <wbr>《宝石狗》整本书共读

 

点评:

本节课的优点:

1.让孩子们学会概括课文,借复述的支架达到复述的目的。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

2.从课堂内容来讲,学生全部参与,语言的实践性训练到位。

不足之处:

1.读书要创造支架。比如结合着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作品特点等来学习。

2.可以不用文中那样的用数字来表示老猎人对巴巴拉感情的变化,用曲线也行。概括就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3.如果书的内容以巴巴拉作为主角来概括,会更顺畅。

4.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吞下星星,没有讲明白。巴巴拉为什么要吃星星?如果讲清楚了这一点,对理解全文内容更有益处。

5.这本书有不同的线索,应该告诉孩子究竟以谁为主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