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印象:旱码头/烧饼店

标签:
山东淄博周村周村旱码头烧饼周村芯子周村花灯天下第一村 |
分类: 对联吧 |
旱码头上,丝绸漫舞帝王笑;
烧饼店前,女子清歌车马停。
始走向繁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
1775年,乾隆南巡时曾来过周村,并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1904年,周村与省府济南、潍县(今潍坊)同时被清政府批准为自开之商埠后,商业更加繁荣,“日进斗金”,“驾乎省垣之上”,成为辐射鲁中、跨江(长江)越河(黄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市作为周村商业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至今保留完好。
周村历史上曾经“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有“丝绸之乡”的美称。
周村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蒲松龄曾经在周村的毕氏尚书府教书33年,创作了《聊斋志异》。
周村花灯、民间扮玩、五音戏等民俗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周村芯子”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坐拥众多人文古迹和天然景区的地区,淄博的传统名吃亦是种类繁多。其中,作为周村特产的“周村烧饼” 便是较为出名的一例,周村烧饼的特点—圆形黄色,薄如纸片,以薄、香、酥、脆著称。
前一篇:河南安徽两省争哪些名人故里
后一篇:南湾湖:假如凤姐“被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