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节精彩绝伦的党史教育课

(2024-03-21 22:16:46)
标签:

教育

分类: 文章发表
                                              一节精彩绝伦的党史教育课

        在市教委直属机关党员集中轮训学习期间,笔者听了一节极为精彩又很难遇的“课”。这是教者精心打造的“大思政经典课”,台上,讲者以解说员的那种响亮、激昂、风趣的风格演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台下,学员个个翘首,精神百倍。时间似箭,在热烈掌声中这堂“经典之经典”课完美结束。但我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过去听《东方红》里面有“四渡赤水出奇兵,mao主席用兵真如神”,直到今天,听了天津大学马列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程斯宇这节课,才真正知道红军四渡赤水“奇”在哪里,mao主席用兵真如神“神”在哪里,共产党“行”在哪里。
        这是一节真正的党史教育课。程斯宇老师选材精妙,选择的是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真可谓经典之经典。毛zedong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谈及长征意义时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用一节课将红军长征的伟大既“感性又充满理性”又“趣味又不失品味”地讲出来,且“举手投足皆思  政”,更何况经典课不可逆,绝不能“砸”,选择切入口就极为关键。高明的程老师选择了“四渡赤水”这一巧 妙的小切口。用小而美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的“四渡赤水”,极其高妙地反映了红军精神之伟大,毛主席用兵之神,共产  党为什么能行。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mao主席用兵真如神”,光知道这些“评价”还是不行的,作为教师不但能说出“巧”“神”,还要讲出“巧”在哪里,讲出“神”在哪里。从我方(红军)方看,还从对方(国军)看。两面看,更能凸显红军在极其艰难围困中突破险境之巧,毛主席指挥智慧之高。mao主席灵活运用三十六计之调虎离山计,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包括利用蒋介石亲临贵阳指挥来调动滇军)调动敌军。我红军越发灵活机动,从被动转为主动;敌军越发疲弊应对,从主动转为被动。
        程老师精彩讲解,离不开他亲自绘的红军四渡赤水图。程老师运用彩色粉笔,绘出红军与敌方各路军的行军路线图,密密麻麻却有清晰可寻。在讲课中,程老师说到哪里,教鞭便指向哪里,来回走位精准。这一点没有千锤百炼是做不到的。程老师的彩绘地图,再一次证明有些多媒体技术是代替不了教学的。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就凭一副黑板地图,程老师照样把课纷呈地上完,这就是作为教师的基本功。
        党史教育课的精髓在于要从“史”中挖掘出能够教育人、鼓舞人的精神。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对此,程老师加以阐释:“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足以不值得我们畏惧。”“身陷重围之时,怯懦惊慌之徒,环顾四方皆绝路;勇武智谋之士,身处死地亦逢生。”“逆境与失败没有必然联系!逆境只会让之后的成功更加绚烂光辉!”如何走出逆境甚至危境?红军用的是“满怀一股永不言败的精气神” “炼就达到一种境界极致的能力本领” 突出重围,北上陕北。
        程老师这节课,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锚定终极目标,满怀敢于斗争的精气神,既不怕走老路又敢于闯新路,走老路有新意,闯新路要有创新。”当“精神力量发挥到近乎极致”“主观能动性发挥到近乎极致”“机动作战能力达到极致”“工作方法,领导艺术达到极致”时,任何艰难险阻都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就是程老师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这一历史中挖掘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伟大的精神内涵。
        精彩的课堂是离不开精心备课的。程老师在准备这节课时,夜深人静的时候背稿,躲在汽车里背稿,面对镜子背讲稿……一度到了让家人误认为“神经”了。1万5千3百多字的讲稿,程老师背了40多天,直至脱稿,形成肌肉记忆。为了备好这节课,程老师特意在大雨中奔跑,来体会红军长征路上之艰辛。他说:“讲不好这节课就对不起红军!”
        程老师还介绍说,备课要立准史实,不能有硬伤;史论结合,叙议结合;要有点睛之句,总结升华之句;要给学生留白;专业味要浓。讲稿带有标注,有节奏符号,有衬词等。讲课语言,要学相声,把握好语言节奏,多用短句,并带有一定“演”的味道。这些都是讲好课必备的方法。
        程斯宇老师这堂课讲授精彩绝伦,课后分享“如何备课”真经亦是令人佩服。努力打造自己教学生涯的“经典课”应该是每一位教师都该去做的事,这是件多么有意义、有趣味的事啊!(发表《天津教育报》聚焦思政版2024年1月3日,发表时文字有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