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读,要读出“精”来

(2022-03-19 12:21:31)
标签:

教育

分类: 文章发表
                                              精读,要读出“精”来
        精读课,首先要精读。无论是素读还是借助资料读,师生都要在文本里“打几个滚”,否则不能算“精”读。这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还要读出“精”来。这里的“精”是指文本里蕴含的精华,包括文本的思想精华、写作精华;这里的“精”还指名家对文本的解读精华。笔者以《老人与海》为例作说明。

        《老人与海》是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其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桑地亚哥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我们要读出文本中的精华:“一个人生下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一点,大家都能做到。

        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在读《老人与海》时,从文本的故事中用归纳的方法读出人的生存智慧:你的未必是你的,当它被他者觊觎的时候,能规定它的是你自己的力量。

        再读《老人与海》时,又读出新颖的见解:人生有很多选择。怎样选择,选择得好,非智慧不能也!遇事要冷静,冷静思考,才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与其“逢鲨必斗”,不如“鼓帆疾行”!

        上精读课时,吸纳名家对文本的解读精华固然重要,但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怎么也得有自己的解读“精华”,哪怕不是特别的“精华”。

        吃饭,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之一。我们大多都参加过生日宴、寿宴、大家庭聚会等,不过吃过之后很少有人去思考。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便选择“黛玉吃饭”这一细节带领学生进行细读。

        林黛玉,老祖宗最疼爱的女儿的孩子!初到贾府,作为贵客,在贾府吃的第一顿饭,作者是怎么写的?写的是什么?是写饭菜之豪华吗?是写饭菜品类之盛吗?

        作者既没有写晚饭之豪华,也没有写晚饭品类之盛,写的是:

        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吃饭时,三代儿媳妇亲自捧饭、安箸、进羹,李氏、熙凤案旁布让,贾府三位小姐陪吃,丫环们执着拂尘、漱盂、巾帕在旁伺候。这顿晚饭,贾母、黛玉、三春,一共五人,伺候的人可是众多。

        一顿接风饭,没有笑声,而是“寂然”!

         这是写黛玉吃饭,还是写贾母吃饭?是写晚饭吃的是什么?还是写贾母吃饭之气派格局?作者略去晚饭之内容,写吃饭之气派,目的是借黛玉之眼,向读者介绍贾母之权威,同时也是在写黛玉是如何“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

        林黛玉在家吃饭是,“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目的是以惜福养身。因为林黛玉是弱女,有不足之症。可是到了贾家,“饭毕上茶”,是为了漱口,盥手。又捧上茶来,方是吃的茶。许多事情不合家(林家)中之式,黛玉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体现为入乡随俗,也间接说明了林黛玉来贾府是寄人篱下。

        看来,写吃晚饭,并不是为了写吃了什么饭,并不是写贾府对黛玉的接待,而是写贾母的气派权威,写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黛玉吃饭吃的是规矩,贾母吃饭吃的是气派!

        总之,上好精读课,教师要有能力把文本精华读出来,把名家阅读的精华吸纳并能吐出,这个吐出是经过消化的,而不是全盘照搬。
       本文刊发在2022年3月16天津教育报A3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