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重新定义学校学校》5
传统学校里,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成为校长的重要责任。校长还特别喜欢与下属签责任状,但千万个责任状,却忘了分给他们权利。十一学校这些年在学校治理领域里的工作,从根本说,只做了一件事儿,就是努力把一所学校这样一个控制型的、科层制的组织,变成一个由有相对自主管理权的个体和小组织组成的社区。学校去中心化,构建联盟关系,理清学校、年级、学科、教师的权力边界。例如,在教育教学上,校长的权力边界在哪里呢?在十一学校里,校长只能确定学校的课程方案,明确教育教学的价值观,确定评价方案。不允许校长拿出一种教学模式,或者借鉴一种教学方法,在学科上,在老师那里,在课堂里强行推行。
过去,学校里中层的组织、干部通常过多,十一学校实行扁平化,把所有的中层部门都变成了职能部门,不再是管理部门。所有副校长都不再分管任何一个领域,而是兼任年级组长。师生的交往也必须实现扁平化。学校不再给学生设固定导师。教学资源对学生实现扁平化。走了WiFi后,学校允许学生带手机、电脑、iPad进教室,实现学生使用APP的扁平化。
过去,学校都喜欢统一思想,十一学校做的不是去统一思想,而是要统一目标。
学校要进行自我推介与宣传,就需要讲好学校的故事。一般的学校都是首先推介校长,十一学校却是这样做的:第一,能说学生就不说学校;第二,能说老师就不说校长;第三,让局外人、旁观者说;第四,对特定的人在相应媒体上以相应的方式说;第五,不重复说;第六,能不说尽量不说。这些基本原则是十一学校总结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后,在实践中慢慢提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