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钥匙家庭作业依赖心责任意识教育 |
分类: 育子随笔 |
前几天我们几个同事在一块儿吃饭。其中的一个同事因为特殊原因带上了自己上高二的儿子。在吃饭时,我们的聊天内容与她的儿子相关的比较少。孩子吃完饭后,便要求回家。同事答应了,并问他带钥匙了没有。孩子说带了。可我的同事不放心,又说了一句:“外面的大门我锁了,你带着钥匙吗?”儿子听了说:“带着。”同事对于儿子的回答还是持迟疑态度,又接着说道:“你过来我看一下。”儿子很不情愿地拿着钥匙走到他的面前,强调地说:“不就是这把钥匙吗?”同事看过之后,才算认可地放自己的孩子走了。同事儿子走出去之后,我不禁说了一句:“你怎么对她这么不放心?”在接下来我们就这样的话题展开了交流。交流中,同事确实感觉自己某些方面对孩子管得太多。
其实对孩子管得太多,不放心不肯放手的何止她自己。
中午吃完饭回到家,我问了在家写作业的女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女儿和我说了她完成了哪些作业,可是我还不放心地说:“你拿过来妈妈看看。”女儿一听,说:“妈妈你可不要小瞧我,你是不是觉得这些作业我完成不了。”听了女儿的话,我的心里不禁一惊:刚才我还在说别人,其实自己也是不肯放手对女儿管得太多的人。
同办公室的一个同事也是如此。因为她是一个比较勤快的人,什么事都替她女儿弄好了,女儿只要坐享其成即可。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安心地学习,可是长此以往形成的这种不放心心理,使孩子形成了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的习惯。自己在写家庭作业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不断地问:“这样做对吗?”前几天,同事和我交流:“真是什么都替孩子干惯了,致使她的依赖心太强,而且脑海里一点儿都没有点儿责任意识。昨天放学时,我让孩子自己拿书包。她听了不情愿地拿着书包在那里摔。”
以上三件事例引发了我对教育孩子问题的思考。原先我对自己教育女儿的方法没有产生过怀疑。但是最近几天,我接连在快要下班的时候接到女儿的电话,电话内容除了让我接她就是她的作业问题。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昭示着:我平常对女儿管得太多、太死,离开了询问我应该怎样做,她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孩子最终要离开父母独立地进行生活,而作为父母没有教给他那种独立生活的能力,他在今后又怎样去应对自己所面临的状况。对于女儿今后的教育,我要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越俎代庖地安排她并帮她做决定了。让她渐渐地独立、自主、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