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中国《老人与海》语文经典读本主题学习丛书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从教这个班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对同学们阅读兴趣的培养。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同学们喜欢上了看书,喜欢上了阅读。记得那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在课间走进了我们班的教室,给我吃惊的是同学们打闹的很少,少部分同学在那里和同学们站着聊天,而很大的一部分同学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端着书在看,细看一下同学们看的书的名字,有的同学在看《鲁滨逊漂流记》;有的同学在看《简爱》、有的同学在看《老人与海》;还有的同学在看《杨红樱系列》……看到同学们的这种举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真是从中感到高兴。
记得刚接这个班的时候,一说起看课外书,特别是看一些经典书,有的同学不无真诚地说:“老师,我们也知道多看书,特别是看一些经典书对我们有好处,可是我们实在看不懂,我看着就打盹,那字不忘眼睛里面跑。”听着他那稚气的话语,我知道他的话说出了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心声。怎么办呢?要想群体解决学生的阅读难问题,刚开始如果分散阅读肯定造就不了全班的阅读氛围。几经思考,我从学校订阅的《语文经典读本》和《主题学习丛书》下手,在课堂上拿出时间来和同学们一起阅读,当自己发现精彩段落的时候,我就和同学们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以此做引子让同学们说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对于书当中的精彩段落或是精彩名篇,我总是赶在同学们的前面进行背诵,给同学们做出学习的表率,然后采用和同学们进行背诵比赛、和全班分组比赛的形式激励同学们的积累。在这样持续了一定的时间之后,我渐渐地放手,把阅读安排扩充到课下,让学生每天读固定的页数,再渐渐地把自己看过的一些经典书籍推荐给了学生,……至今还记得和学生共读《上下五千年》的那段时光,谈起一段历史他们不禁就能娓娓道来。也许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引领中孩子们喜欢上了看书,喜欢上了阅读。
前一段时间,碰到了我班纪钦元的家长,她不无高兴地对我说:“没想到孩子跟着你成了这么一个爱学语文、爱读书的人。现在不但语文学习成绩比以前提升了一大截,而且在家里干一样任务时间长了,就说我先看点儿书歇歇,而且一看起来就爱不释手。这一段时间以来每周上书店成了他必须做的事。”听着她的话语,高兴的何止是她呢,我又何尝不是?
说实在的,阅读改变的岂止是我的学生们,阅读也改变了我。
原先的我是一个非常不喜欢阅读的人。在以前的教学中虽然我也给自己的学生推荐一些书目,但是自己真正读过的却不是很多。至今还记得和一位教学老前辈推心置腹的交流,他说:“一个不喜欢阅读与写作的语文老师,他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你还年轻不感觉自己应该在这方面下下功夫吗?”他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也激起了我阅读的决心。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初次阅读中,为了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我选择了从阅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开始。《红楼梦》的阅读还算顺利,因为身为一个女人,不禁为其中的一些特殊的情感所牵制着,特别是其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但是其他的三部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在看的过程中,我不禁也有这些书就是我的催眠剂的感觉,但是既然选择了我就不打算退缩,于是我又买了少年版的这三部名著,在看过之后再进行原著的阅读,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对原著中的一些古诗文自己也能朗朗地读出了口,再渐渐地自己也有了积累古诗文的需要与写教学随笔的兴趣,在教学与生活中也不知不觉地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静气。见到我的人都说和以前相比我有了许多改变,多了许多沉稳,多了对许多事情的豁达,更多了一种特殊的气质,听到他们的话语我在心里真的感谢带给我巨变的阅读。真切地希望在今后和学生的共同阅读中,我们都能发生更大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