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学生,温总理说: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尽管政府以“非常决心”“非常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可是“大学生就业”这个题目依然让无数大学生眉头紧锁,让整个社会也为之操劳。
今天我们让再次拿起这道题目,从头开始演算……

一、大学生就业的微积分
“微分”了希望
1、九年之痒:触目惊心的递增数列
尽管不能把“高校扩招”诟病成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但是每年增加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构成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庞大数量。短短九年的时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就增加了近500万人,2009年的毕业人数是2001年的六倍左右。与此同时,前一年未能如期就业的毕业生再次扩大了整个基数。两个递增数列直接产生了“僧”越来越多的局面。
2、金融危机:日益加重的递减数列
金融危机下全球企业掀起裁员热波:
索尼裁员1万7千人;
通用汽车将在今年裁员1万人;
惠普决定在全球范围内裁减2.46万名员工;
继去年年末裁掉近600人中国研发团队后,摩托罗拉2月10日又再度大幅裁员,近千名员工离开公司……
全球知名企业裁员尚且唯恐不及,招人更是难上加难,只宣讲不招人的现象遍地都是。 [毕业生招聘会遇寒流 工作岗位减少近一半][2008金融危机 企业招聘有效数减少了10%][企业在高校的专场招聘宣讲会为何常唱空城计][中移动减少新增劳动力 校园招聘或减少20%]
“积分”了忧伤
尽管当下“就业难”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各大媒体“多报忧、少报喜”的灰色基调报道,放大了困难的程度,这种舆论导向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防线,容易造成大学生“饥不择食”、“出尽怪招”,甚至哀怨“生不逢时”等各种畸形的心理。 以此同时,来自父母的殷殷期望,更有已经签订工作同学的生活对比,使得就业的忧伤一涨再涨,甚至有学生直接采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让这种忧伤永远位于“涨停板”……[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难被夸大了]
二、大学生就业的恒等式与不等式
三大恒等式
1、恒等式一:知勤奋=成功
读书不努力,不如去种地!
在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之后,不少学生将大学当作游乐的天堂,肆意地放松之后连毕业的资格都没有。幸运者哪怕混到了大学毕业证,却发现找工作时简历上的空空如也让自己难堪。殊不知勤奋应该是人生每个阶段的关键词,即便是那些光圈下的成功者也都离不开这两个字。
2、恒等式二:重细节=成功
细节定成败,别嫌它老土,可它是宝物!
从小妈妈就教育说考试要认真、仔细,马虎可是最大的天敌。可是考试的时候依然会看错一位小数点、漏读一句话、写字太快掉了字……长大了,要找工作了,老师前辈们又是不停唠叨:
• 手机随时保持畅通,早晨八点以前一定要开机
• 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千万不要乱穿一气
• 谈吐举止要得体,不要狂妄更不卑躬屈膝
• 笔试、面试不迟到,提前十分钟你没有任何损失
• 说话的时候面带微笑,能不能来工作大家也都是朋友
• 女孩儿可以画个淡妆,切忌不能浓妆艳抹让人误解
有一天,这些细节都做好了,结果也就自然好了。就像那句:没有成功的每一天,就没有成功的那一天!
3、恒等式三:好心态=成功
田里萝卜这么多,挖谁起来靠天说!
焦虑有用吗?急躁有用吗?要不就直接太把自己当回事!这种“失态”往往只会加深求职的困难,甚至有人因此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放平心态,不要把自己期望过高,各行各业都能出人才,即便完全找不到工作,还可以自主创业嘛!何不用“是金子,我在哪儿都发光!”的潇洒与豁达开始自己第一份工作,何况第一份工作也不能对你人生的道路完全定型![金融学“海归”回乡当菜农 创业思路吸引大学生][环保公司聘大学生当掏粪工 年薪十万条件诱人][“过来人”谈就业:大学生要有端盘子的勇气][大学生扫马路绝非浪费 环卫大有可为][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 留下10万字日记]
三大不等式
1、不等式一:热专业≠热就业
扎堆、跟风,从众的心理学原理屡试不爽,法学、新闻学等热门专业一直是众多文科生青睐的对象,而图书馆学、档案学这种学科却被尘封已久。然而在一定程度上,热门专业反而没有冷门专业好就业。所以,选专业关键还是要看兴趣,而不是一味求热![7类热门专业将来热不热?毕业生吐露就业亲历][招生热不等于就业热 热专业很多是捧出来的][4成毕业生求职首选关系网 冷门专业更易找工作]
2、不等式二:高学历≠高收入
顶着个海归帽,带着个博士、硕士牌,工资就该往你身上砸?!盲目地追崇保研、考研,最后反而错过了本科时就业的好时机。[就业难"催生"考研热 提醒研究生就业不占优势][高学历未必有就业优势 研究生求职家教遭冷遇][企业招聘重归理性 部分上海企业婉拒高学历者]
3、不等式三:名牌大学≠名牌工作
站在名牌光圈下的都是天使吗?!工作不会众星捧月般围着你!来自名牌大学的优越感让很多大学生认为必须要名牌工作才能对得起自己,挑三拣四的结果必然是高不成低不就,白白丧失了就业机会。[名牌大学毕业生未就业骗父母称找到工作][西安名牌大学生就业难 百名毕业生争村官助理]
三、为大学生就业求解
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大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就业?当陷于人生的迷茫,又该如何寻找方向?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日前来到浙江工商大学,以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大学生树立信心,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李开复通过自己先后在苹果公司、美国SGI电脑公司、微软公司担任要职的经历告诉大学生,就业与择业其实是两个概念。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在找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不要只要求自己的薪资是多少、做多久后能得到什么样的职位等问题。第一份工作确实很重要,但并不代表要做一辈子。在21世纪,一个人一生换四五次工作是很正常的。
“我要送给大家三句话:机会远比安稳重要,事业远比金钱重要,未来远比今天重要。”他认为,大学生就业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条件、天赋、兴趣、学习。学校提供的训练并不能让人在实际工作中立即上手,因此要找一家进去后可以多学一些技术和知识的公司,而不要把月薪看得太重。如果在一个职位上能学到东西,哪怕最初要从最基层干起也是值得的。
大三女生小沈提问道:“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迷茫?”李开复说,上大学时他的数学很差,但他努力发掘自己的兴趣点,终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再烦躁不安了,因为他找到了令自己兴奋的东西——计算机。
李开复说,经历迷茫是很正常的,但迷茫也能变为成长的动力。他建议大学生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自控能力,同时要善于发掘自己的天赋,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首先确认自己的天赋,然后再设置对应的目标。”他勉励大家,“第一,找到你真正的兴趣所在;第二,不要为自己的懒惰和没毅力找借口。不要整天抱怨,人有时候缺的只是一个积极的心态,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