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龙山杂记之一》赏析
(2025-09-27 13:52:01)
标签:
文学评论现代散文巷柯灵 |
文章中描绘的巷,并不是特定的哪一条巷,而是“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它不是乡村的陋巷,不是上海的里弄,也不像北地的胡同,它“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他写小巷深长和曲折,写围墙上的苔痕和藤萝、墙里的修竹和桃花,写关闭着的墙门,门口躺着的狗,写空巷脚步声、偶尔出现的开门声以及随之出现的人影。这些描绘,虽然简洁,却生动传神,犹如意韵浓郁的水墨画,又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文中用一些生动的比喻,从各种角度写出了小镇古巷的动人之处。在柯灵的笔下,巷“是城市建筑艺术的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突的图画”,它们“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为了突出小巷的妙处,文中还用了对比的手法,用乡村陋巷的破败杂乱,上海里弄的拥挤嘈杂,北方胡同的满目尘土,反衬出江南小巷的“悠娴贞静的风度”。
其实,柯灵写的是故乡绍兴的街巷。讴歌这些美妙的巷,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感情,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他厌恶市井的喧嚣嘈杂,讨厌俗世的争名逐利,所以那些宁静优美的古巷,使他流连忘返。小巷为何如此吸引他,因为它“无比的悠闲”,走在小巷里,心情是“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小巷并非世外桃源,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但那里的情境可以“净化一切,使人忘忧”。到小巷散步,“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他还劝人:“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他甚至建议带着爱人一起去深巷散步,在那里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
臂我们可以从这篇散文中了解柯灵先生当年的心境,很显然,他痛恨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喧嚣,希望有一个宁静美好的所在能够躲遁,于是,故乡的小巷在他的笔下成了“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当然,这只是他的一种理想。
作家小传
柯灵(1909-2000)原名高隆任,字季琳。浙江绍兴人。历任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宣传主任、《万象》杂志主编、文化部电影局上海剧本创作所所长、《文汇报》总编辑、上海电影研究所所长、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所作散文文笔凝练,风格清丽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