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之歌》赏析
(2025-09-25 13:09:14)
标签:
文学评论现代散文鹰之歌丽尼 |
《鹰之歌》这篇抒情散文,倾吐了一个感伤而沉重的故事,那是丽尼对其女友——
一个牺牲了的战士的描述与怀念。作者首先以散文诗式的抒情笔调,展示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南方黄昏美丽的晚霞、欢笑的海水、夕归的渔船、古老静立的榕树和赤红的天空中盘旋的鹰。画面可谓泼墨重彩,景物的色调有如油画般的浓烈:“晚天是赤红的”、“山冈变成了暗紫”,不禁使人感受到“南方是有着太阳的热和火焰的地方”,作者刻意描绘了这样一种高远开阔而又明丽的背景,在此画面上再进一步凸显那赤红的晚霞中鹰的翱翔和歌唱,富于象征意蕴。这一段对南方黄昏景象的描写,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散射出一种生命的光焰。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语言,富有节奏、韵律与美感,一连几句“南方是遥远的······”;“晚天是赤红的”;“鹰是我所爱的”分行排列的句式,强化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强了散文的诗的韵味。
在南方黄昏的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作者点出自己当年曾经“有过一个忧愁的故事”。至于这个故事的起因、发生和过程,作者并未一 一展开
,而是以含蓄的手法,首先点明事情发生在南方是有着太阳的热和火焰的地方,那时自己比现在年轻。在诗样地表现了时间地点之后,作者便抒发起“我”在那个希望变为失望、光明变为黑暗的动荡年代里的忧愁凄伤之情,那时的年轻人(包括作者),决心“在火焰中锻炼自己”,可是无数青年又为追求“火焰”而伤身,“一刹那间,一整个世界就变成黑暗了”。在这样的回想与直抒胸臆的抒情中,作者才开始将心灵深处中的女友形象呈现给读者。不过作者一再避免实写式的介绍,对于其女友的容貌、身世、生活行迹,并不从正面展开具体的描述,而只是抒写了自己曾与女友一起凝望翱翔高飞的雄鹰时的一段对话,并且突出女友对鹰所表示的赞叹,而这一部分正是全文中心之所在。作者选取了南方黄昏中最突出,也是最令作者震撼的一个意象——鹰:它有着“两个强健的翅膀”,“会飞,飞得高,飞得远,能在黎明里飞,也能在黑夜里飞”,尤其是无畏地向黑夜搏击,“飞得那么天真,那么热情”,并且,鹰有“嘹唳而清脆的歌声”,“如同一个信号”,会使“我”忘却忧愁而感到奋兴。这一番赞美词,虽然是通过女友的口吻加以表达,但实在也是对鹰的特征的概括和评价。此外,作者还进一步描写了女友伸出双臂学鹰展翅奋飞的身姿,更是把鹰与女友的精神风貌联系起来,使女友的性格与鹰的特点相契合,由鹰飞得高、远来显示这一女性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奋进;由“能在黑夜里飞”,表现出女友与黑暗抗争,向黑暗开战的勇气和斗志;还由鹰飞得“天真”、“热情”来应合女友的纯真与热切。这一部分,由于作者已描绘的黄昏的背景上,突出了鹰的形象,再配以女友的一段富有内涵与韵味的画外音,使得文章更富有象征性和抒情性,然而在这样一个夜晚,“她的被六个枪弹贯穿了的身体,如同一只被猎人从赤红的天空击落下来的鹰雏”,她终于在与黑夜的搏斗中,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她的英勇、壮烈,使作者痛惜而又崇敬,文章中,作者多次诚挚地表示:“我爱鹰”,“鹰是可爱的”。由于作者洗练、生动地展现了鹰的形象,并融入自己对鹰的一腔深情,从而使得这一短文的主体形象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鹰之歌》正是一曲旧世界的反叛者的赞歌,是对于敢于向黑暗进击的革命者的赞歌,而作者在直抒胸臆的同时,又注意把内心情思转化为形象画面,通过比喻或象征表白自己的心境,使得全文充满诗情画意,凝练蕴藉。
作家小传
丽尼(1909-1968)原名郭安仁。湖北孝感人。曾在福建四川等地从事写作与教学,任重庆相辉学院、武汉大学教授。1949年曾任中南人民出版社编辑、暨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