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洞仙歌·菊》赏析

(2025-04-28 18:52:33)
标签:

清词

吕湘

洞仙歌

洞仙歌·菊
吕湘
丛金碎玉,看几株疏瘦,昨夜新霜又重九。正古帘月悄,罗荐香寒,是词客、薄醉微吟时候。
南山真意在,孤寂幽芳,千载襟期继陶叟。端不误初心,寂寞东篱,总未向、春风低首。愿岁岁、秋光似花浓,这夕照闲门,有人同守。
吕湘是清末民初安徽旌德三个有名的女词人——吕氏三姐妹之一。这首咏菊词,借前人典故,表现菊花不同凡卉的精神风韵,借以寄托词人自己不同凡俗的高洁襟怀。
词的上片,在点明菊花当令的同时,带入词人自己。它如墨卷将开,意在启发下片的重笔抒情。
“丛金碎玉,看几株疏瘦,昨夜新霜又重九。”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一丛丛看上去像金子又像破碎的白玉,那是重九时菊花绽放的疏姿瘦态。
起韵以金玉为比喻。金玉在古代雅士的眼光里,本是与表现萧然物外意趣的诗词不相容的俗物,但这里词人却用得巧妙警醒,寥寥数字,就点染出菊花黄白相间的饱满色彩。一个“看”字,更把自然的菊花景象,化为欣赏者眼中的菊花意象。“几株疏瘦”一语,汰除了“丛金碎玉”所可能带来的过度热烈的嫌疑,使此花精神,跃然纸上。“昨夜”一句,补充交代菊花开放的时令。其中一个“又”字,于不经意中显示词人对与季节变迁的感慨之情。
“正古帘月悄,罗荐香寒,是词客、薄醉微吟时候。”接着三句是说,我正幽居在古老的、远离尘嚣的门帘里,醇酒微醺,新词低吟只有静静的明月相伴。
这一韵带入一个幽独而风流的赏菊人即词人自己。这个赏菊人与菊花之间似乎有着前缘般的和谐。“罗荐”,缎面的坐垫。此处以“古”来修饰帘,以“寒”来限定香,都很有些不同寻常的味道,传递着赏花人清雅绝俗的精神追求。
下片则进一步化去行迹,借用文学典故,赞美菊花千古不迁的高洁与幽独,并抒发了自己神同芳菊的幽情逸韵。
“南山真意在,孤寂幽芳,千载襟期继陶叟。”换头三句是说,这里面有陶渊明所体会到的人生真谛这孤独绝俗的芳香幽菊,就好像是陶渊明情怀的一个千载不变的追随者。
过片直揭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后的意境,赞美菊花与陶渊明同清同幽的精神特质。自来以花喻人的修辞,经常可见,而以人喻花的逆反式修辞,却比较少见,更何况是以“叟”—— 一个老头子来比喻菊花呢。这种逆反,起到的效果是很鲜明的。陶渊明曾经在饮酒诗里,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表达过他所体会到的人生真谛。菊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是无所谓“襟期”即情怀的。但在词人这有情能感者的心中,它却有着灵性、有心情,它简直就是陶渊明的精神化身。
“端不负初心,寂寞东篱,总未向、春风低首。”这三句是说,菊花绝对不肯违背本性,宁愿在寂寞的秋日篱落开放,也不愿向春风低头——不愿苟且作趋炎附势者。
在此,词人对菊花作这样的精神抽象,不仅体现了她对于菊花的无比欣赏,也体现了她对于某种精神境界的极意赞美。后者使这样的菊花意象有了寓言的象征意味。词人为什么对菊花的精神境界设定得那么高?通过这样菊花的意象,词人想要表达些什么?结拍就是对这一潜在疑问的正面回答,她就是不肯改变素志的“菊花人”:她愿意在今后的岁月里(就像在过去一样),与秋光中绽放的美丽菊花以外,带着一丝丝悲凉感,坚守着自己的寂寞命运和清高本色。词至此处,将咏菊人和菊在精神上泯合无痕了。

附录:洞仙歌·菊
吕湘
丛金碎玉,看几株疏瘦,昨夜新霜又重九。正古帘月悄,罗荐香寒,是词客、薄醉微吟时候。
南山真意在,孤寂幽芳,千载襟期继陶叟。端不负初心,寂寞东篱,总未向、春风低首。愿岁岁、秋光似花浓,这夕照闲门,有人同守。
作者简介
吕湘,字惠如。安徽旌德人。吕碧城姊。与碧城与另二妹美荪、坤秀皆从事教育,曾任南京两江师范校长。工诗词,与碧城、美荪称“吕氏三姊妹”,又有“淮南三吕”之目。其诗具丰神秀韵,佳句甚多。其词清婉秀雅,比之吕碧城也不遑多让。其诗词见《吕氏三姊妹集》。词集名《惠如长短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