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571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谒金门·归不得》赏析

(2025-01-19 18:05:17)
标签:

清词

郑文焯

谒金门

思念

谒金门(其三)
郑文焯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问君消息。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郑文焯的《谒金门》三首的写作时间,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即在都门遭受八国联军战祸的庚子(1900)年间。但对于词中“问君”一语,却有着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以为“君”是指君王。持此说者认为,郑是旗人,戊戌政变后他虽卜居吴下,身无官职,但毕竟对清廷有其特绪情结。另一种意见是,词中的“君”是指困局危城的词友。
本词是作者《谒金门》三首中的第三首。第一句“归不得”是词旨所在。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君王呵,想归归不得。虽然林间的乌鸦头羽,已经一夜变白。
本词在艺术特色上,与其他两篇不同处在较多地运用典故。“林鸟头白”典出《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贞索隐:“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仰天长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
“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上片后二句是说,伴随关山落月的,是何处哀怨的长笛?连嘶鸣的征马,也朝向关山以北。
“关山月”,本汉乐府曲名,每写戍卒思乡之情,古代用“笛”写归绪的作品也比较多。而“马嘶还向北”亦为暗用古诗“代马依北风”的思归句。这些历史积淀的内涵。很好起了扩大句意容量的作用,使有限的字数产生无限的兴发感动力。本词尽管连用了多个含义相同的典故,由于安排得体,读来并未使人有累赘感。
下片换了一个角度继续写思念。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问君消息。”下片前二句是说,江南的书信断绝,可是上苍知道我不忍心听君王落魄的消息。
“鱼雁”,古来代指书信,“鱼雁沉沉”指信息不通。音信不通又不忍加问,词人内心当是何等抑郁。
“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末二句是说,但是我的心里却恨不能生出奋飞的双翼。纷乱的愁云,宛如覆盖大地的巨幂。
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末二句的“奋飞生六翼”一语,本来它是用来表达激昂之情的,但一用“恨不”两字限制,透出的已是作者此刻万般的焦虑,联系上句的情景,更可读出词人爱国怀友的那难释的情怀。“幂”,覆盖。;“乱云”而言“似幂”,中间还夹了一个“愁”字既使作者的忧思得以借其所寓而得到表达,更将作者所触及之景物,加染上更深的感情色彩。

附录:谒金门(其三)
郑文焯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问君消息。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