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龙吟《清明同张彦惟作》赏析

(2024-05-26 18:15:58)
标签:

清词

董祐诚

水龙吟

清明

水龙吟·清明同张彦惟作
董祐诚
卷帘还是清明,几人留得春魂住?廿番信过,桃昏柳暝,娇慵如许。试问春风,为谁都化,断肠烟雨?但午香吹蝶,乱云蹴燕,更不管,深深诉。
剩有江南旧梦,向斜阳、百回凝伫。往日罗衿,泪痕尘点,星星重数。一例春情,粘将芳草,更无抛处。待明朝、绿损红衰,只独送花归去。
这首词系清明节与江苏武进友人张成孙(字彦惟)同赋。词为伤春之作。
“卷帘还是清明,几人留得春魂住?”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卷起帘来眼前仍旧是清明时节,有几人能把春光留住?
起首已打入惆怅之情。一个“还”字,点出清明伤春,年复一年。清明之后,春去夏至,本无人能留得春住,偏问“几人留得”,无疑之疑,问得无理但有致。
“廿番信过,桃昏柳暝,慵懒如许。”接着三句是说,第二十番花信风已经过了,桃花衰败柳色暝,百无聊赖如此。
“廿番”谓二十四番花信风之第二十番花信风,即清明节气所对应的麦花信风,也可以认为是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统称。“信”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两月八节气,每五日一信风,共二十四番花信风。“桃昏柳暝”,句式取自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看足柳昏花暝”,桃花当惊蛰节气第十三番花信风,谓其“昏”,谓其“暝”,则春光老去,春意渐消之意甚明。“娇慵如许”,将惜春叹春百无聊懒之情绪注入所见之景,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是也,而措辞深婉不露凄怨之腔,自是妙笔。
“试问春花,为谁都化,断肠烟雨?”这三句是说,问那春风,满足了谁的意愿,将春景化为令人断肠的蒙蒙烟雨?
无奈之下,词人再发一问。“春风”本为无感情之物,但词人却可移情于彼,这一问如历代文人之问天问月,都是为了倾其胸中无法抑制的情感而采用的手法。而“为谁”二字,情词摇曳,虚实互生,感慨之余,令人动容。
“但午香吹蝶,乱云蹴燕,更不管,深深诉。”歇拍四句是说,但舞蝶扑风、飞燕钻云,又何曾理解我的困惑和怅惘。
这种托意于自然界生物的手法,不仅使词的意境显得优美,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伤春之情无法消解的愁闷。而蝶吹午香、燕蹴乱云错杂倒置为“午香吹蝶”、“乱云蹴燕”,尤新警可喜,或以为这两句过于生造,但观唐代杜甫律诗已曾用此法,则董氏这种修辞手法正无可厚非。
换头在上片伤春的基础上,进一层写怀人。
“剩有江南旧梦,向斜阳、百回凝伫。”换头二句是说,更忆及江南梦中情侣,向着斜阳,数百回凝眸伫立。
“往日罗衿,泪痕尘点,星星重数。”这三句是说,离别后江南恋人的罗衣襟前,有点点相思泪痕并且沾上尘土,期盼着重逢。
“往日”、“重数”云云,正可见作者期盼相见的迫切心情,因为他已将今日的悬想进一步幻化为对“往日”的回忆。如此,则今日就该是重逢之时了。其中心里的微妙,非细细揣摩不能体会。
“一例春情,粘将芳草,更无抛处。”这三句是说,这一例春情,粘住了芳草,而难以抛弃。
这数句,将作者一任思绪飘飞的迷惘情态写得入木三分。情本无形,竟可粘物,下笔尤为用力。此中直接的移情入景,再次说明作者对“江南旧梦”、离愁别恨是多么无奈。
“待明朝、绿损红衰,只独送花归去。”结拍是说,等到明朝,绿叶枯萎红花凋谢孤独地送走那唯一能给自己一点安慰的春芳。
江南情人只在依稀梦中,对清明秾春,深恨空负良辰美景,情何以堪?而梦中的情人仍不知何时出现在眼前!这样的结尾,真令人百感凄凉,销魂凝魂。

附录:水龙吟·清明同张彦惟作
董祐诚
卷帘还是清明,几人留得春魂住?廿番信过,桃昏柳暝,娇慵如许。试问春风,为谁都化,断肠烟雨?但午香吹蝶,乱云蹴燕,更不管,深深诉。
剩有江南旧梦,向斜阳、百回凝伫。往日罗衿,泪痕尘点,星星重数。一例春情,粘将芳草,更无抛处。待明朝、绿损红衰,只独送花归去。
作者简介
董祐诚(1791~1823)字方立,一字兰石,初名曾臣,江苏阳湖(今常州)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不慕世俗荣利,惟好读书著述,以过耗精力早卒。少即通算学。又喜为汉魏六朝之文。及长,肆其力于律历、数理、舆地、名物之学。文兼善骈散,为阳湖文派中人。词甚工,人比之为秋花数丛,没入萧艾。有《董立方遗书》。词集名《兰石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