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是春魂一缕》赏析
(2024-02-28 18:46:18)
标签:
清词张惠言木兰花慢游丝 |
木兰花慢·游丝同舍弟翰风作
张惠言
是春魂一缕,销不尽,又轻飞。看曲曲回肠,愁侬未了,又待怜伊。东风几回暗剪,尽缠绵,未忍断相思。除有沉烟细袅,闲来情绪还知。
家山何处?为春工、容易到天涯,但牵得春来,何曾系住,依旧春归。残红更无消息,便从今、休要上花枝。待祝梁间燕子,衔他深度帘丝。
词题“游丝”二字,指飘动的蛛网游丝。“翰风”,词人张琦之字,他是张惠言之弟,为常州派的主要作家。
这首词借咏“游丝”来抒发春天的内心感受。
“是春魂一缕,销不尽,又轻飞。”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游丝是春魂一缕,消亡不了,又轻轻飞去。
词一开头就入手擒题,将游丝巧妙地比拟为“春魂”。蛛网游丝虽然并非春天独有之物,但万物萌发的春天正是生物滋生发育的时机,蜘蛛等昆虫的吐纳之物多在空中到处飘浮,形成一片游丝迷蒙的景象。“游丝”是春魂,点出游丝之神,动人心目;游丝是春魂之一缕,又绘出了游丝之形,更牵起了人们不尽的情思。
“看曲曲回肠,愁侬未了,又待怜伊。”接着三句是说,我的愁苦怜爱之情与轻飞的一缕游丝紧紧缠绕在一起,既愁怜自我,又愁怜游丝。
“曲曲回肠”指主人公多情善感的愁肠,也指游丝萦回曲折的形态与心态,词的主人公与游丝融合为一体。至此,已从神到貌将本词所咏对象“游丝”的题旨说明。
“东风几回暗剪,尽缠绵、未忍断相思。”这二句是说,游丝经东风暗剪而不断,自然是春魂不消,相思不绝。这两句从深层写出幽曲情致。这里词人暗用双关隐语,将游丝之“丝”谐音相思之“思”,以微妙含蓄的笔致托出一己的情怀。
“除有沉烟细袅,闲来情绪还知。”上片歇拍二句是说,除了沉烟看来也似“曲曲回肠”,缠绵不绝,或心有灵犀,知晓游丝的情怀意绪吧!
上片歇拍二句宕开一笔,以沉香烟气的细长缭绕,来衬托游丝的轻飞。
“家山何处?为春工、容易到天涯。”换头二句是说,家山在什么地方?游丝为了构筑春天的景观,海角天涯到处漂泊。
过片以诘问承转,问轻飞的游丝,然而有问无答。“春工”,指构成春天的一切活动。“天涯”也算是对家山何处的回答。
“但牵得春来,何曾系住,依旧春归。”这三句是说,游丝虽以自己的丝缕将春色从天涯牵引而来,但却拴不住春色,春色依旧归去。
无限的惜春之意流溢于字里行间。
“残红更无消息,便从今、休要上花枝。”这二句是说,词中主人公见枝上残红已无踪影,便告诫游丝说,花枝何须费工经营装点?
“从今”、“休要”语气断然,流露出作者对留不住的春天的一片怨情。
“待祝梁间燕子,衔他深度帘丝。”末二句是说,希望燕子把自己愁怜的游丝——“春魂一缕”——保留深藏起来。
表达了对最后一线春光的一往深情。
附录:木兰花慢·游丝同舍弟翰风作
张惠言
是春魂一缕,销不尽,又轻飞。看曲曲回肠,愁侬未了。东风几回暗剪,尽缠绵、未忍断相思。除有沉烟细袅,闲来情绪还知。
家山何处?为春工、容易到天涯。但牵得春来,何曾系住,依旧春归。残红更无消息,便从今、休要上花枝。待祝梁间燕子,衔他深度帘丝。
前一篇:《木兰花慢·杨花》赏析
后一篇:《水龙吟·夜闻海涛声》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