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古意》赏析
(2023-11-05 13:47:09)
标签:
清词陆次云卜算子古意 |
卜算子·古意
陆次云
早上望江亭,望见朝晖出。天际归舟竟不来,自向风前立。
晚上望江亭,望见斜阳入。天际归舟仍不来,自向风前泣。
这首词写一思妇在江边终日盼望归人的心情,属前代词中常见题材。词中用“天际归舟”这一典故,本出自南朝谢眺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用来描写江行远眺的景色,而在宋词中常借以表现闺妇盼归或旅人怀归。
“早上望江亭,望见朝晖出。”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清早登上望江亭,远远望去,太阳从江上冉冉升起。
上片首句写思妇一清早就登上望江亭,准备迎接亲人的归来,其内心充满希望。“早”形容出她心情的急迫,清早就去江边盼望。次句中“望”字可以想见思妇江亭盼望的情景。
“天际归舟竟不来,自向风前立。”接着二句是说,在天际朝晖映红的地方,归舟没有像思妇预料中一样出现。思妇在江边风中孑然伫立。
第三句“竟”字说明该来而没来,不得不让思妇思忖,是不是途中延误?于是她又痴痴期盼。上片结句写思妇在江边风中孑然伫立,失望与期望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一“立”字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晚上望江亭,望见斜阳入。”下片前二句是说,傍晚思妇又到江边眺望,望见太阳在远处的江面落下。
早上远望失意而归,思妇心有不甘,傍晚时再上望江亭,她盼望亲人归来的心情更加急切。暮色已起,归舟呢?
“天际归舟仍不来,自向风前泣。”末二句是说,天际归舟仍然不回来,思妇伤心之极,便独立江边,临风哭泣。
“仍”字同上片“竟”字相比,语气更加沉重,失落之情也更加强烈。早上立于江边,尽管没有见到归舟如期归来,内心还有一些期盼;晚上却不一样,自己苦苦期待,归舟仍不见回,思妇伤心绝望而“泣”之情可以想见。
这首词风格简洁明朗,但又含蓄蕴藉。
附录:卜算子·古意
陆次云
早上望江亭,望见朝晖出。天际归舟竟不来,自向风前立。
晚上望江亭,望见斜阳入。天际归舟仍不来,自向风前泣。
作者简介
陆次云(1636?——1690后),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初前后在世。字云士,号北墅,浙江钱塘人。监生,考授州判。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落选。次年出任河南郏县知县,以父丧归。复起知江苏江阴县,有善政,载酒征歌,风雅好客,一时名士至者必过访燕集。因曾官江阴知县,江阴或称澄江,有集名《澄江集》,是为记地。
前一篇:《山花子·无题》赏析
后一篇:《凄凉犯·子韶归自江上》赏析